起火·巧合(2 / 2)
…………
抄家灭族的圣旨一下,当天下午,刑部官兵和锦衣卫就去了薛家抄家拉人。晏京薛府,上上下下,从主子到奴仆,总共二百八十九人,在一片哭天抢地中全部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董菀初拿过萧景珩手上的折子,轻声念诵:“共抄没白银六万四千两,珠宝首饰五箱,古董字画二十六箱,田契两千亩,地契六十八处……啧啧啧,薛家可真有钱。这还只是晏京,锦州才是薛家的老宅,估计更多。”
嘉恒帝扫了眼折子,摇头:“不一定,薛家真正发家还是从薛政阳开始,锦州老宅原本只是个二进的院子,薛太妃生下成亲王,晋升为宸妃后,才扩建成四进的院子。之后,薛政阳升任翰林掌院,又翻新过一次。那次主要修建了祠堂。”
“修建祠堂,这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意思吗?”董菀初嗤笑,接过萧景珩递过来的折子打开,片刻后:“咦,没有薛如心的名字。”
“哼,薛政阳入天牢第二天,就着急慌忙地逃回锦州了。”嘉恒帝讽笑。
董菀初浅浅一笑:“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合上折子递还给萧景珩:“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三天了,我爹该收到圣旨了。”
“昨天就收到了,连夜抄家抓人。”嘉恒帝对董钰德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
锦州,知府大牢。
圣旨上说了,不用挑日子,抓了就砍头。第二天一大早,菜市口就围了许多百姓,官兵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在刑台下。
知府大牢,刑书吴大人拿着名册,叫一个名字,往外拖一个。被叫到名字的人,失声大哭,扯着嗓子大喊冤枉。
薛如心披头散发,形容憔悴地坐在角落里。听着熟悉的名字被一个个喊出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心中的恐惧让她忍不住浑身颤抖,紧紧抱住膝盖。
“大小姐,救救奴婢,奴婢不想死啊。奴婢是冤枉的,大小姐,求你救救奴婢。”丫鬟桐儿形若疯癫地扑到薛如心脚边。
不等薛如心从惊慌中回过神,一个衙役已经过来拉人,桐儿疯狂挣扎,还是被拖出了牢房。丫鬟桐儿是薛家的家生子,生死都是薛家的人,主家犯事,同样逃不掉。
关押女眷的牢房了总共六十几人,最小的才一岁半,是二房的一个庶女,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来,或哭天喊地,或疯癫谩骂,或惊吓昏厥,但都逃不过被衙役拖出去的命运。最后,牢房中只剩下薛如心一人。
刑书吴大人站在牢房外,朗声念道:“薛如心……”
瑟缩在墙角的身子蓦然一抖,低垂的头缓缓抬起,眼神慌乱惊惧,还带着深深的不甘和怨恨。
吴大人合上手中的名册,继续道:“即刻启程押往晏京。”
听见“晏京”两字,薛如心在一瞬的恐惧后,突然想到什么,双眸中迸射出惊喜的绚烂光芒。猛地坐直身体,直勾勾地盯着吴大人,欣喜若狂地道:“皇上来接我了,皇上来接我进宫当贵妃,皇上还记得我,皇上,皇上,皇上喜欢的人是我……”一边语无伦次地说着,一边从地上站起来,俯身拍去裙摆上的干草,又将掉落的头发挽到耳后,才迈开步子,昂首挺胸地走出牢房。
刑书吴大人瞪着薛如心的背影,素闻薛家大小姐知书达理、才情卓绝,原来竟是个傻的。可见传言果然不可信。圣旨上都说了是押往晏京,还进宫当贵妃,痴人说梦呢?
天齐朝,紫宸宫。
叶歆妍撅着嘴看向上座的太后,面上带着小女儿家的娇态:“这么久没见姑母,歆妍甚是想念。前些日子递了帖子,想进宫看望姑母,张嬷嬷说姑母去了护国寺礼佛。”
太后笑呵呵地点头:“你这丫头有什么事这么急着见哀家?连这几天都等不了。”
“哪有什么急事,就是想姑母了。去年中秋宫宴见过,一直到现在,都快有一年了。”叶歆妍仗着年纪小,撒娇耍赖地坐到了太后身边,伸手挽上太后的胳膊。
太后笑着拍拍她的脸颊:“听说皇后回门那天,你去了大将军府?”这晏京城里发生的大小事,没一样能瞒过太后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