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掉马(2 / 2)
“你,你,你……”
“你什么你,还不快说?”董菀初眯起眼睛,冷下脸的时候,还是很能唬人的。
一见妹妹发怒,董怀承立刻竹筒倒豆子把皇上卖了个干净。
盘问完难民,策马赶上来的嘉恒帝不知道,他的老底已经被他的股肱之臣,骁勇善战的大将军给掀了。
打开帘子见妻子靠坐在软榻上闭目养神,面色安然,似乎没受到难民暴动的影响,嘉恒帝这心才算是真正的落下。
董菀初正在思考该怎么逼这骗子亲口坦白,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知道是他追上来了。果然不多时,门帘掀开,一阵冷风吹了进来。
董菀初睁开眼睛,定定地望了他一眼,随即莞尔一笑,关心道:“受伤了没有?”既然他要隐瞒身份,那她就陪他玩。
早早地揭穿了他皇上的身份,还得下跪行礼,她才没这么想不开。
被之前的事一闹,即使一路急赶,到达落脚的南临县时,天已大黑,城门也落了锁。如果是以往,董菀初必定要担心一下,但,此刻,她正老神在在、不疾不徐地喝着茶。
谁进不去,也不可能是他们。果不其然,马车在减速靠近城门时,她就听见了城门缓缓打开的声音,守城门的官兵也没说检查一下,直接就放他们进了城。
董菀初以为他们会去住驿站,结果董怀承说不是公干出差不能住驿站,皇上一早已经叫人在南临县最好的客栈订了房。
简单的洗漱过后,小伙计上来说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是要送到房里,还是在楼下大堂用。董菀初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在楼下用,正好问问难民的事。
因为过了晚饭的点,大堂里只有寥寥几个客人,倒是清净。董菀初兄妹和萧恒坐一桌,侍卫坐一桌,小翠想站在一旁侍候,被董菀初赶到旁边桌上,单独给她开了一桌。小妞今天吓坏了,得好好补补。
菜上的很快,而且都是董菀初爱吃的,南临县临近港口,海产丰富,桌上鱼虾蟹一应俱全。董菀初口味偏清淡,因此虾是白灼虾,鱼是清蒸鱼,蟹是董菀初前世最喜欢的葱姜冻蟹。
嘉恒帝在掌柜端过来的菊花水里洗干净手,抓起一只虾就开始剥。董怀承见皇上都如此豪迈了,他也不再装文雅,扔下筷子直接上手。
“妹妹你先喝汤,我给你剥……”话还没说完没,就见皇上手一伸,一只剥好的虾进了妹妹的碗里。
这,这,皇上太阴险了,竟然抢他的活!但随即想到妹妹知道皇上身份时阴测测的表情,董怀承不厚道的笑了。
董菀初扫了一眼碗里的虾,神色自然地拿起筷子夹进嘴里。嗯,比清安县的虾更弹牙,更鲜甜。
看妻子这表情,就知道她喜欢这虾,嘉恒帝剥得更起劲了。
董怀承看向妹妹的眼里满是敬佩,明知是皇上,依然可以面不改色地吃下皇上剥的虾,这份定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至少他就不敢吃下皇上剥的虾,估计这天齐朝,除了太后,也没人敢了。
心里虽是这么想,但也不能让皇上一个人专美于前,董怀承把剥好的虾放进妹妹碗里,假装好心地看向皇上:“萧恒兄饿坏了吧,赶快吃,妹妹我来照顾。”
嘉恒帝睨他一眼:“我不饿,倒是你,之前在路上不是已经喊饿了?”说着把面前剥好的小半碗虾和妻子面前的空碗对调了一下。
坐在边上一桌的一号瞥了争锋相对的两人一眼,镇定地拿起一只虾剥去壳塞进嘴里。无聊!一人剥虾,一人剥蟹,不就得了,有什么可争的。
董菀初见董怀承瞪着眼睛还想再说些什么,怕他真的得罪了皇上,赶紧拎起一块蟹放进他碗里:“我要吃这个。”
然后看向萧恒,岔开话题:“那些难民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这事发生的有些突兀。
说到难民的事,嘉恒帝的眉心又蹙了起来。
“庆源县从去年十月中就开始连降大雪,压毁了不少房屋,县令视而不见,隐瞒不报。十一月初,又下了一场冰雹,这次的灾情更加严重,整个庆源县境内房屋损坏率达九成。”嘉恒帝气得锤了下桌子。
“天寒地冻又没地方住,难怪要往南边逃了。”留在那里迟早冻死。
嘉恒帝气得咬牙切齿:“不是,他们一开始是往东走。蜀州往南多山地,路不好走。”
这些难民原本有上千人,一路往东经过无数城镇,但无一肯开城门放他们进去。从西到东,一路上冻死饿死几百人,快到晏京城时,只剩下不到五百人。
“既然到了晏京城,怎么还会来到这里?”董菀初诧异。难道晏京城也不让他们进?怎么会?作为一国的都城,怎么能将难民拒之门外?
董怀承将剥好的蟹肉倒进妹妹碗里,摇头道:“他们根本到不了晏京,在离晏京十里的地方就会被巡防军拦下。”
见妹妹露出不可思议的惊讶表情,董怀承怕她迁怒皇上,赶紧解释:“这是京畿城防一贯的做法,晏京多达官贵人,万一放那些难民进来冲撞了贵人,谁也担待不起。”
而且这个头不能开,试想下如果全国各地的难民都往都城涌,那晏京城还不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