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工·被夸(2 / 2)
魏姨娘撇撇嘴,一点儿糖果她才不稀罕。今天去交子铺,高二娘给了她一袋从晏京带来的奶糖,那才是好东西,她全都拿回房藏了起来,等着过年的时候给女儿吃。
见魏姨娘扭着屁股离开了,林嫂才放下心来,但想到大小姐要开铺子的事还没跟老爷说,林嫂又担忧起来。
刚装修完,董菀初以为会看到满地的木屑和泥灰,需要好好打扫一番才能开业。可是,当她走进铺子,看见的却是擦得干干净净的柜台和座椅,以及光可照人的青石地板。
董菀初将二楼设计成半开放的茶室,通过木栅栏,能从上面看到下面的大堂,要茶或点心只要在上面叫一声就行。而另一边则能看见种满了青竹的庭院,董菀初还让人在石井边上种了几株茉莉花和菊花。冬季不是茉莉花的季节,但晚菊还盛开着,淡淡的菊香伴随着清冽的竹香,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庭院右侧是厨房,左侧是上二楼的楼梯和走廊,穿过走廊是两间装修一新的厢房。董菀初打开房门,见里面床架、衣柜、书桌一应俱全,窗户也按照她的要求扩大了。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将整间屋子照的温暖又亮堂。
整间铺子看下来,没一处不合心意,远远超出董菀初的预期,甚至连她没考虑到的细节,廖师傅也帮她想到了。
董菀初爽快地付了工钱,千恩万谢的将廖师傅一行人送走。看看天色,快到董钰德下衙的时辰,带着小青急忙往家走。可即便如此,还是在小巷口撞见了一身官服刚下衙的董钰德。
“走得这么匆忙,这是去哪儿了?”董钰德停下脚步等两人靠近。
董菀初犹豫了片刻后,还是打算说实话:“爹爹,我打算开个点心铺子。已经装修好了,过两天就开业。”
董钰德负手而立,低头看着才到他胸口的大女儿:“终于舍得说了吗?”
董菀初呼吸一滞,董钰德早就知道了?
见她一脸惊讶,董钰德心中暗自好笑,但面上一点不显:“我每个月都会查看商铺登记册,皇上开放女子经商后,你是第一个登记的,你以为我会看不见?”
当时用真名登记,一个是图方便,另一个就是女子闺名只有家里人和未来的夫家知道。所以她用的很放心,谁会知道董钰德堂堂一个八品县丞竟然会去翻阅登记册。
董菀初见他脸色并未不悦,试探道:“爹爹是同意了?”
董钰德斜她一眼:“怎么?我说不同意,你就不开了?”
董菀初笑着摇头:“利人利己的事,即使爹爹不同意,我还是会去做。”既然董钰德知道了开铺的事,那肯定也知道了狗蛋祖孙俩。
“皇上既然颁布了政令,就是鼓励女子经商。”这是他会同意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不想大女儿好似妻子般只读诗书不通庶务,到了夫家被婆婆嫌弃。而且女子有一技在身,在夫家也能挺直腰杆。
董菀初没想到董钰德同意的理由竟是这个,果然是忠君爱国的好官,一切相应皇帝的号召。不过能得到董钰德的支持,她也确实松了一大口气,至少不用再绞尽脑汁地说服了。
吃完晚饭,董菀初早早的回了屋。趴在书桌上,将开业前要做的事一件件列在纸上,不知不觉写了满满一张纸。从定制招牌到购买杯盘碗碟,没一样不用到钱的。剩下的十八两银子很可能不够用。
正想得脑壳疼,门外响起敲门声。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开门。只见董钰德站在门外,董菀初侧身让开:“爹爹进来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等她将门关上,董钰德从钱袋里掏出两锭五两的银子:“开铺子需要不少银钱,我只能拿出这点,你先拿着用。”
董菀初心中一热,伸手接过银子:“正缺钱呢,女儿就不客气了,等攒了钱,加倍还给爹爹。”
董钰德点头,看见桌上的纸,拿起来细看:“这是你写的?”
“嗯,把要干的事列出来,既能合理安排时间,又不容易漏掉。”这是她在前世养成的习惯。每个学期开学前,她都会把这个学期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列在本子上,每完成一项就勾掉一项,清楚明了。
董钰德点头不语,他已经不记得大女儿以前的字是什么样的了,但眼下的这手字,颇有书法大家的风骨和□□。
盯着字看了半响后,董钰德面露欣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妻子就写了一手好字。大女儿从小受妻子的教导,临摹的也是妻子的字。妻子去的早,大女儿这几年无人教导只能自己苦练,反倒是练出了自己的风骨,形成一种全新的字体。
脑补完一出幼女丧母后依然努力不懈的励志大戏,董钰德心满意足的回了书房。
董菀初一边撸着喵喵肚子上的软毛一边纳闷:“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是在夸我,就因为那张行事历?”
即使嘉恒帝不在场,也能肯定不关行事历的事。估计是因为妻子的那手字,说实话,他批了这么段日子的奏折,还真没见着几个字比妻子好的。朝廷官员尚且如此,更别说女子中了,董钰德那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夸赞妻子的字比柳氏的好。
想到这里,躺得四仰八叉的嘉恒帝,得意的晃着四肢,这么厉害的妻子是他的,他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