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景仁宫(2 / 2)
院中有点潮湿,种着两株樱花树。这些时日正在热闹开放。
花如雪摘了几只长得繁密的。
在手中轻轻嗅闻,觉得不如槐花香,更不如桂花。
她记得小时候在一处园林里见过桂花树,满树金灿灿的桂花,还没走到跟前,便被那馥郁沁人的香气吸引。让人闻到便振奋迷醉,那是她最喜欢闻的香味。
槐花的香则带点乡野的淳朴气息。
樱花,开得娇艳,却没有香味,或者太淡了吧。
看着,倒很是赏心悦目。
回到屋里,将一朵樱花小心插在鬓角。
镜中人神色凝重,和娇艳的樱花似不相衬。
夜中,梦见安豫王容颜如昔,稳步走来,她上前扑进他怀中,他面容似有喜色,又若憾甚。
但她已无他顾,只顾抱紧他的脖颈,让他紧紧抱着自己。
她仿佛看到幼小的自己,那个尚是孩童的哥哥在外戏耍时不慎摔死后,那个怕被迁怒在爹娘面前永远战战兢兢的小女孩,母亲的阴沉的脸,那个并没有给过她多少爱的家庭。父亲出事后那些惶恐不安的日子里,母亲一直在数落父亲,也数落这个不知事的女儿,意思是如果她早些答应嫁给王知州的那个傻儿子,说不定就没有这场灾难了。
当安豫王救了她也救了她家人的时候,当他给予她一个男人的爱慕的时候,她心里仅有的那一丝不甘也消散了。
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但是在她面前,他是那样宽厚、温柔,那种呵护,那种珍惜,仿佛她是易碎的物品。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他已经病重。大概是知道命不久了,所以更多了那份悲悯的怆然。
他常常一瞬不眨地看着她,看她脸红地垂下头,埋首在他怀中。现在想起来,那一刻他是什么心情。
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现在想起来,他仿佛都是隐忍的、沉默的。大概因为说了什么都没有用了。所以分外温柔。
她没有落红。他也并不问。
她羞惭地暗示他:“我是清白的。为什么……”
他只是笑:“我信你。”
俯身将她抱起:“傻瓜。”他那一瞬是笑的。仿佛她的傻冲淡了他的悲伤。
当明了了一切,再回头去看。
她不确定他是不是很爱她。但是,那种温柔,一定不是装出来的。
他在最后的病痛中,虽然太医用了重药,但仍然痛得一头汗。看她吃力地揉压他痛楚异常的腹部时,他制止了。两个人四目相对的片刻,她看到他眼中的不甘和疲惫。汗水涔涔,湿透了她和他的衣衫。
疼痛过后,他陷入昏迷。
那种时候,一个人大概是会疯狂的。但是他仿佛是刮骨疗伤的关羽,不,关羽只是一个小伤,他还可以下棋。可是他连与她对视的力气都没有了,疼痛过后便是长时间的昏迷。
这些,她都不敢对太皇太后说。
但是她觉得那个历经三朝,风雨不惊、根本不缺智慧的老人,已经从她隐约迟疑的话中,听出了一切吧。
要不然,为什么太皇太后在爱子死后,身体越来越不济事了呢。今天,太医那边已经先后来过三趟了。都是来看太皇太后的心口疼,已经好些日子了。
她现在能理解一点自己的爹娘了。为什么他们失去儿子后,对她越来越凉薄。也许,那种爱子失去的痛苦,让他们失去了理智吧。
她还记得他短暂的清醒十分,紧紧地拥她入怀。他的手臂是那样紧,让她喘不过气来。但是她很欢喜,因为看着他那样痛苦,她宁愿自己死了。
他身上的湿热沾染到她衣上。两个人身上的汗黏在一起。仿佛是痛,又仿佛是欢喜。他抚摸她的脸,她的腰身,无限轻柔地吻她,听她发出羞窘的推拒,眼中是一片水光。
不知道是泪水还是别的什么。
他最后的十分,将她的手按在太皇太后的手中。
她想,那到底是即兴起意,还是他早已想好的。
按说他并不知太皇太后会在最后关头赶来,那么,就应该是临时起意的了。
但她倒宁愿他是早已谋划好的。
那样,说明他在意她,不愿意她落到别的男人手里。
虽然自私,却是爱她的。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