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捉鱼(2 / 2)
四个小弟看着姐姐个个都是亲热叫人。
两个丫头也是叫“爷爷,大伯。”
一时间门口好不热闹。
陆老汉看着这群孙子孙女也是感觉到了天伦之乐。
陆仁在这热闹中进了堂屋,还没看到爹娘回来,就自己又到门口等着。
厨房中肉香也是远远的传到陆仁鼻孔,闻了闻,口水都流下来的。
正在咽口水,陆仁听到自己娘亲唤自己。
“阿仁,你怎么在门口坐着?”
李氏赶紧走上前抱起儿子,陆仁还是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是身体变小了连带着心理也变小了,陆仁特别贪恋父母温柔。
陆三贵手上东西不少,腾不出手来,“快进去吧。”
陆家阿奶欢欢喜喜的接过三儿子手中的东西,看到里面又有点心,又有布料,又有烟丝,是又高兴又心疼,“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太糟蹋了。”
“娘,爹可是满五十,做儿子的没本事,不能给爹做大寿,办席都是儿子没本事了,买点东西,一点心意嘛,儿子也给您买了点布等有空了您也做身好衣服。”
听倒还有自己的,陆家阿奶又仔细的看了番那堆东西,见里面果真有两块面料,想着那天青色的是老头子的,那储红的定是自个的。唉,一把年纪了还穿红。
想是这么想,但心里那是美滋滋的。
等陆大有把菜做好,端盘上桌后,陆仁细细一数,陆家也算得上有人丁了。
桌子上是两张八仙桌拼起来的。
正上首,陆老爷子和陆家阿奶坐在一边,然后靠陆老爷子那边坐的是陆大有夫妻和女儿陆秀、儿子陆华。靠陆家阿奶那边的是陆二贵夫妻和双胞胎儿子陆山、陆海,女儿陆梅。
两老人家对面是陆三贵夫妻带着儿子陆仁。
陆老汉看着老大一家边上空着的位置,心里有点不好受。四喜今天还是没回来,不知道这孩子在外头过得好不好。
但看着下首的儿孙,只得叠起笑来,不能让孩子们一片好心白费。
先是陆家儿子们依次敬酒,再是媳妇敬酒。
然后陆家的孙辈按大小依次以荼代酒也给陆老汉敬上一杯。
陆梅、陆秀、陆山、陆海、陆华、陆仁依次站起来给陆老汉说了句“爷爷,祝你生辰快乐。”
“好,好,好。”陆老汉连说了三个好,再倒了一杯酒,对着陆家阿奶说:“老婆子,也是谢谢你这些年替我操持了,敬你一杯。”
陆家阿奶那是又骄傲又不好意思,唉,一把年纪了,还有这些个花样。
喝了这么些酒陆老汉也没醉,只因着没买什么烈酒,就是自家酿的点米酒,又拿的是小口杯子,陆老汉也只是微微有点红脸。
陆家不怎么兴喝酒,又不是在外应酬,后面也就没有喝了,只是一起吃饭,那速度也是很快了。特别是有鱼有肉,有鸡有鸭,陆大有又是办席的手艺,大家都是吃得满嘴流油。
快吃完之时,陆老汉开口道:“等会收了桌,一齐来这说点事。”
陆老汉等一家子收拾好了之后,就开口道:“现在你们都能在外面讨生活,我一个人种这二十亩田也是有点呛了,现今,你们交到公中的银钱我点了点都有五十八两了。我不打算买田地了,这五十八两怎么用,你们有什么打算吗?”
众人相互看了下,陆大有站起来道:“爹,你是一家之主,你做主,我们听你的。”
陆老汉敲敲旱烟斗,“我们陆家以前遭灾前,也是读过书的,只是洪灾之后,陆家什么也没剩下了,我也被朝廷安置到这下溪村来了。”
陆老汉看了三个儿子一圈,“爹没本事,没法子让你们三也读书,但如今你们也有赚钱的本事了,爹也能帮你们一把,我是想着能不能让孩子们读个书。”
这事有点大,一时间除了陆老汉没人开口。
“爹没什么本事,读书又费钱,要送人读书不是件小事,你们得考虑清楚。”
胡氏家里出过读书人,虽然只是亲戚,但也是近距理接触过读书人的。
“爹,那读书可费银钱了,一个都送不起,别说......。”后面的话胡氏没说,可她那双眼睛盯着陆山、陆海瞧,那是谁都看得倒的。
王氏有心发气,却又有点气短,读书费钱,就是家里没人读书也知道。她两个儿子怎么读那是真不敢说。
可谁又不想自己儿子有个前程?
陆老汉开口道:“都读,就陆山、陆海先读,公中出每人读三年书的费用,这期间读好读坏不用你们出钱,等三年后,你们还送不送自个决定。从今天起,你们赚的钱自个收着,以后那钱是给孩子读书,是给孩子成亲随你们。”
胡氏不干道:“那三弟和三弟妹赚得那么多,只交公中五年钱,我可是交了十多年。”
陆老汉看了胡氏一眼,“老三家一年比你家五年多。”
胡氏不心甘,“那老三没成亲前......”
“那也是我这做老子的养的儿子。”陆老汉打断她道。
见公公发火,胡氏不敢说话了,可是心里还是不平的。
公中的钱都给孩子读书了,还得给老二家的供两个,田里还能剩什么?老三家赚得多,也不进公中,那怎么供得起。
老三媳妇可是绣娘,那一月就能有一两银钱。
咋个这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