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读懂孩子“异常”背后的信号(1 / 2)
最近这段日子,小玲感觉生活仿佛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迷宫,每一个转角都充满了未知与困惑,让她身心俱疲。她那活泼可爱、刚满三岁多的宝贝儿子明仔,原本是家中最温暖的小太阳,是全家人欢声笑语的源头。可不知从哪天起,一个令人揪心的状况在幼儿园里毫无征兆地冒了出来——明仔频繁小便。
每天,幼儿园老师都会带着满脸的无奈与担忧,向小玲详细描述明仔在园期间的这一异常表现。在幼儿园里,明仔每隔短短几分钟,就得慌慌张张地放下手中正在玩的玩具,迈着稚嫩的小腿,一路小跑着冲向厕所。那焦急的小模样,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他。一趟接着一趟,他小小的身影在教室与厕所之间来回奔波,原本有序的幼儿园生活节奏被搅得一团糟。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耐心地询问明仔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可明仔总是似懂非懂地摇摇头,要不就是含糊其辞地回应几句,让老师们无从下手。
而只要明仔一跨进家门,仿佛瞬间切换到了另一个状态。在家里,他能够一两个小时才去一次厕所,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尽情地在客厅里嬉笑玩耍,搭积木、玩小汽车,不亦乐乎。他的行为举止毫无异样,那灿烂的笑容、灵动的眼神,又变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可爱。这巨大的反差,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高墙,横亘在小玲面前,成为一个急需破解却又毫无头绪的谜团,让她整日茶不思、饭不想,满心都是对明仔的担忧。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如梦如幻的画卷,将整个城市渲染得如诗如画。暖橙色的光线轻柔而细腻地洒在大街小巷,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温馨而浪漫的纱衣。路边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吟唱着一首不知名的歌谣。若是在往常,这样美好的傍晚,小玲一定会和明仔一起尽情享受这惬意的时光。她会牵着明仔的小手,漫步在洒满余晖的小道上,指着路边盛开的花朵,耐心地教明仔认识各种颜色;或者停下来,和明仔一起观察草丛里的小昆虫,听明仔充满童趣地分享幼儿园里的新奇事儿。然而此刻,小玲却满心忧虑,那些平日里看似美好的景象,如今在她眼中都失去了吸引力。
她停下脚步,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惊扰到周围的空气,缓缓蹲下身子。她用双手轻轻捧起明仔的小脸,那双手因为紧张和担忧微微有些颤抖。她的目光温柔且满含忧虑地凝视着明仔那双清澈明亮却又透着些许懵懂的大眼睛。明仔的眼睛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纯净而又天真,可此刻小玲却敏锐地从中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小玲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又亲切,轻声问道:“宝贝,在幼儿园怎么老是要尿尿呀?”明仔歪着脑袋,小眉头微微皱起,那可爱的模样就像一个正在思考深奥问题的小哲学家。过了一会儿,他眨了眨眼睛,粉嫩的小嘴嘟得高高的,奶声奶气地回答:“午睡时间太长啦!”小玲听后,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泛起一阵疑惑:这午睡时间长和频繁上厕所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难道是午睡时发生了什么让孩子不舒服的事情?可明仔又说不清楚,这让小玲更加困惑了。她仔细端详着明仔的小脸,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更多线索,可明仔只是一脸无辜地看着她,似乎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么担心。小玲轻轻摸了摸明仔的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晚上,夜幕如同一块巨大而神秘的黑色绸缎,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城市。城市的喧嚣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夜晚的宁静与祥和。小玲和丈夫并肩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客厅里只亮着一盏散发着暖黄色光芒的小台灯。柔和的光线洒在他们身上,却无法驱散两人脸上那凝重得如同乌云般的神情。围绕着明仔在幼儿园的异常情况,他们展开了深入而又严肃的讨论。
丈夫微微蹙着眉头,额头上刻出几道深深的纹路,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虑。他伸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似乎想要缓解一下内心的烦躁与不安,缓缓说道:“会不会是身体出问题了呀?要不明天带他去医院看看?”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焦急,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对孩子深深的关切与不安。说着,他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一些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想起同事家孩子之前也出现过身体不适的情况,当时一家人都心急如焚,所以他深知孩子的健康对于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
小玲轻轻咬着嘴唇,牙齿陷入柔软的唇肉,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她陷入了沉思,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之前看过的各种育儿知识和案例。片刻之后,她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缓缓说道:“我之前看过一篇育儿文章,上面说频繁去厕所可能是心理排斥引起的生理反应,像紧张、害怕或者无聊都有可能。孩子还小,言语体系不完善,没办法完整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能通过这种生理反应来表现。咱们先别急着去医院,再观察几周吧。”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下巴,试图从记忆中搜寻更多关于此类问题的信息。她想起曾经在一个育儿论坛上看到过类似的案例,家长通过耐心引导和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最终解决了问题,这让她觉得或许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而且,她也担心频繁带孩子去医院会让明仔更加紧张,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她还想到,明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很多情绪和感受可能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所以需要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和体会。丈夫听后,虽然眼中仍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深知小玲为了孩子一直在努力学习各种育儿知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许这次她的判断是正确的。他轻轻握住小玲的手,给予她一些无声的支持,希望她的决定能够让明仔的情况有所好转。
日子在担忧与期盼中一天天过去,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小玲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反而愈发糟糕。明仔在幼儿园频繁小便的情况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老师特意在放学后将小玲留了下来,见面时老师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担忧,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老师详细地向小玲描述着明仔在园里的状况:明仔因为不停地跑去厕所,午睡时间几乎全被打乱,根本无法好好休息。每天中午,当其他小朋友都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明仔却要一次次地从床上爬起来,匆匆跑向厕所。他小小的身影在寝室和厕所之间来回奔波,原本安静的午睡时间被搅得不得安宁。同寝室的小朋友们也被他的动静影响,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到了下午上课的时候,他整个人无精打采,眼神迷离,眼皮沉重得仿佛有千斤重,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老师在前面讲课,他的思绪却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老师提问时,他常常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而且,他时不时地起身去厕所,还影响到了周围的小朋友,使得整个课堂秩序都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也开始向老师反映,担心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老师说,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在午睡前提醒明仔少喝点水,增加他白天的活动量,让他在睡前尽量排空膀胱等等,但都没有效果。他们也和明仔耐心地交流,试图了解他的想法,可明仔总是说不清楚。看着明仔疲惫又迷茫的样子,老师们都很心疼,可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希望小玲能多关注一下。
小玲听着老师的讲述,心里像被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她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黑暗的深渊,四周都是无尽的迷茫与无助,找不到任何出路。她的眼眶渐渐湿润,心中充满了自责与愧疚。她责怪自己没有早点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回到家后,小玲独自走进房间,默默地拉上窗帘,将整个世界都隔绝在外面。房间里一片昏暗,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几缕微弱光线,勉强勾勒出家具的轮廓。她静静地坐在床边,目光呆滞地望着熟睡中的明仔。明仔那红扑扑的小脸在睡梦中显得格外可爱,均匀的呼吸声仿佛是一首轻柔的摇篮曲。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正在做着一个美好的梦。然而,此刻这一切在小玲眼中却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着她的心。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床单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她不停地在心里自责:是不是自己判断失误?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没有及时重视这个问题,才导致孩子遭受这样的折磨?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无数个自责的念头在她脑海中交织翻滚,让她痛苦不堪。她想起自己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要给明仔一个快乐的童年,要保护他免受一切伤害,可现在却连他这么小的问题都处理不好,内心充满了愧疚。她轻轻地抚摸着明仔的头发,动作轻柔得仿佛怕弄醒他,嘴里喃喃自语:“宝贝,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一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她回忆起明仔小时候第一次学会走路,那摇摇晃晃却又无比坚定的步伐,还有第一次喊出“妈妈”时那奶声奶气的声音,这些美好的瞬间如今都成了她心中的刺痛。她觉得自己作为母亲,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没能给明仔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
就在小玲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中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随后,门被缓缓推开,丈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房间里微弱的光线勾勒出他略显疲惫的身形,他下班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就一直担心着明仔的情况。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对小玲的心疼与关怀。他轻轻地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坐下,床垫因为他的重量微微下陷。他伸出温暖而有力的手臂,温柔地搂住小玲的肩膀,将她轻轻拉向自己,轻声安慰道:“别太自责了,咱们明天还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没事最好,要是真有问题也能早点解决。”丈夫的声音低沉而温暖,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给小玲带来了一丝希望与力量。他轻轻地拍着小玲的肩膀,一下又一下,试图让她的情绪平复下来。他知道小玲此刻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有人在身边支持她。他也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明仔的问题能够早日得到解决。
第二天清晨,阳光如同往常一样,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房间里,新的一天拉开了帷幕。阳光照在明仔的脸上,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翻了个身,继续睡着。小玲和丈夫早早地起床,简单洗漱后,便开始为带明仔去医院做准备。他们给明仔穿上舒适的衣服,选了一件明仔最喜欢的带有卡通图案的上衣,希望能让他心情好一些。然后准备好水壶、玩具等物品,水壶里装满了温水,玩具则挑选了明仔平时最爱玩的小汽车,想着在医院等待的时候可以让他打发时间。
一家人来到医院,医院里人来人往,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挂号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或坐或站,脸上带着各种表情,有焦急,有疲惫,也有担忧。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每挪动一步,小玲和丈夫的心里就多一分紧张。明仔似乎也感受到了周围紧张的气氛,他紧紧地依偎在小玲怀里,小手指不自觉地揪着小玲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害怕与不安。他时不时地抬起头,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嘴里小声嘟囔着:“妈妈,我有点害怕。”小玲心疼地亲了亲他的额头,轻声说道:“宝贝不怕,爸爸妈妈在这里呢。这里的叔叔阿姨都会帮助我们的。”说着,她轻轻抚摸着明仔的后背,试图让他放松下来。她一边安抚明仔,一边焦急地看着队伍的前进速度,希望能快点挂到号,带明仔去看病。
终于挂好了号,他们又来到相应科室的门口等待叫号。候诊区的椅子上坐满了人,大家都安静地等待着,偶尔能听到几声孩子的哭闹声。墙壁上挂着一些宣传画,介绍着各种儿童健康知识,但此刻小玲和丈夫都无心去看。每过一分钟,小玲和丈夫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加快一分,内心的焦虑也随之增加。明仔坐在椅子上,一会儿摆弄着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一会儿又抬头看看爸爸妈妈,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紧张情绪。他把玩具递给小玲,说:“妈妈,你玩。”小玲接过玩具,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宝贝自己玩,妈妈陪着你。”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叫号显示屏,生怕错过轮到明仔的号码。她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希望明仔能快点好起来。
漫长的等待后,终于轮到明仔进去检查了。小玲和丈夫怀着忐忑的心情,带着明仔走进了诊室。诊室里摆放着各种医疗设备,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医生是一位面容和蔼的中年男士,他戴着一副眼镜,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温和。他微笑着让明仔坐在检查床上,然后开始仔细地询问情况。小玲和丈夫你一言我一语,详细地向医生讲述了明仔在幼儿园和家里的不同表现,以及近期频繁小便的具体情况。医生一边耐心地听着,一边认真地记录着,不时还会提出一些问题,进一步了解细节。比如,医生问明仔在幼儿园除了午睡时间,其他时候去厕所的频率是否也高,明仔有没有说过在幼儿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饮食和饮水习惯有没有改变等等。明仔坐在检查床上,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话,回答医生的问题。他对医生手中的听诊器特别感兴趣,眼睛一直盯着看,还伸手摸了摸,医生笑着告诉他这是用来听他身体里面声音的,他觉得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