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人医,黄毛与苦主(2 / 2)
言归正传。
既然易中海这么出名,相应的,帮他扬名的王大龙也捎带着被人所知。
老头就是那时候第一次听到王大龙这个名字,知道他是轧钢厂的小厂医。
然后就没啥了,老头不可能专门去打听什么,他还没那么八卦。
可是,前段时间,老头居然再次听到了关于王大龙的消息。
这次就有点厉害了。
一个小厂医独个下乡义诊,分文不收,倒贴送药!
买药钱还是借的!
后续十几个村子轮流登门道谢,可人家转手就把东西送给了街道的烈属家庭。
这觉悟,简直了!
那几天老头对王大龙好感爆棚,开会的时候好几次拿王大龙点人。
看看人家!
看看你们!
巴拉巴拉……
甚至老头还有个想法,等王大龙在基层锻炼两年,积攒下一些经验,就把他调到人医。
纵然医术差点也没关系,人医有的是大佬教他!
毕竟这人的人品,医德,实在太难得了。
至于骂绝户,那是骂么?
那是关怀!
所以,老头看到领导拿出报纸的时候还挺高兴,心说领导难道是打算让自己照顾一下那小子?
然后,他就见识了什么叫做现实的残忍。
领导对他提了三个问题。
第一,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老头毫无防备,以绝对坦诚的态度有啥说啥,给王大龙一顿夸。
第二,最近人医的群众工作开展的怎么样?
老头心里卧槽了一声,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但此时此刻,只能硬着头皮,如实报告。
简单总结下来,就是各方面都很好。
最后领导指着报纸给他来了一个直击灵魂的一问三连。
既然你们人医工作那么好,可为什么群众对王大龙的态度,和对人医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群众对王大龙念念不忘?
为什么王大龙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亲如一家?
当时就给老头干自闭了。
王大龙肯定是没问题的。
难道是人医的问题?
可他们一年也搞好多次义诊啊,而且还是去的医疗队,无论从覆盖范围,还是处理病患的能力上,都不是王大龙一个光杆能比的。
所以,人医也没问题,那是谁的问题?
总不能是他这个院长的问题吧?
而且,四九城那么多医院呢,你咋单拎我们人医说事?
太欺负人了。
其实领导的思路和王大龙差不多,拎人医出来是因为人医足够优秀。
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而且,老头也不完全冤枉。
王大龙能出风头,也是从侧面反应出他们工作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尤其是宣传工作。
不然王大龙一个厂医,他拼到尿血也干不过人医。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工作出了问题,或者说细节方面不到位。
找他这个一把手谈话,一点毛病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