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打听鬼子的去向(2 / 2)
“谢谢东家。”三喜儿才两岁多点,说话奶声奶气的,杜厨子倒是没有重男轻女之说,再说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对这个小闺女很是疼爱,养的白白胖胖的。
“不用谢。”罗江轻轻的捏了一下三喜儿的小脸蛋。
三喜儿高兴的剥开糖纸,拿着糖往赵淑敏嘴里塞,“娘,你吃。”
“娘不吃,三喜儿吃吧。”赵淑敏笑着推开了三喜儿的手。
三喜儿咬了一小块糖,又把剩下的糖包起来,装到口袋里,小手还拍了了拍口袋。
罗江看到这一幕,想起自己小时候,别人给了好吃的,也是这样先给母亲的,不由得眼中一红,把口袋递给赵淑敏。
“这些东西给老杜吧!”罗江把布袋放到杜厨子家门口。
这次他拿出来了十斤面粉,一桶两斤装的食用油,几斤羚牛肉,还有五六斤野猪肉,再加上一些蔬菜,足够院里的人们饱餐一顿了。
下午的时候,罗江在修炼中,听到院里有人说话,睁开眼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小罗兄弟回来了,你这一走可就没影了。”郭云霞抱着她儿子,看到罗江从屋里出来,脸上露出真挚的微笑,显然是她也知道罗江这一年多在哪里了。
“嫂子好,我中午的时候回来的,李老师回来没有?”
罗江和郭云霞打个招呼,看到她儿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倒是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瘦弱,可能他们家就一个小孩的缘故吧!拿出一把糖装到这个小小子的口袋里,顺手摸摸他的小脸,“吃糖吧!”
“小兴,快谢谢罗叔叔。”郭云霞看到罗江给她儿子糖,胳膊颠了一下她儿子的屁股。
“节节罗苏苏。”小兴刚一岁多点,说话也说不清楚。
“不用谢。”罗江还是第一次听到有小孩喊他叔叔,感觉有些亲近,不像王木匠家的孩子,还有杜厨子家的孩子,都喊他东家,听起来觉得有点像下人的意思。
晚上杜厨子做了八个菜,春华嫂子擀了几斤面条,王木匠在外面打了两瓶散酒,李福成拿了一瓶二锅头,两盒大前门烟。
罗江又给杜厨子家的两个儿子,大贵,二贵,王木匠家的小石头兄弟俩,分了一些糖块。
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院里的人们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吃完饭后,赵淑敏和春花嫂子两人把剩下的菜分了,罗江跟着李福成来到他家里。
“小罗兄弟找到你母亲了,可真是太好了,恭喜你呀!没想到你家里人都是我们这边的。”
李福成这次看到罗江,从眼神中都带着亲近感,脸上露出微笑,不像之前那么有距离感了。
“李老师,我也没想到我娘他们都在那里,我想问一下鬼子们都去了津门,他们坐船要去哪里?”
罗江也感受到李福成两口子对自己亲近了,就好像是自家人一样,心中也是很高兴,客气了一下,才问起鬼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