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袁丫头对曹叔还是不错的(2 / 2)
如今曹操上了年纪,虽子嗣众多,却常思念长子曹昂,懊悔当年自己的大意与过错。“谢谢镇江老辕,为子修母亲安排了如此体面的未来,虽然只是在故事里。子修若泉下有知,也能少些牵挂。”
然而,再多的追悔也无法改变过去,曹操也不过是在故事中寻求一丝慰藉,弥补心中的遗憾。
这恰巧触发了镇江老辕写书经营的新模式。之前曹操送给镇江老辕的银子是酬劳,镇江老辕并未系数收入囊中。据往来江东的许老板回禀:
“如今镇江老辕还接受读者订单。读者将想看的故事、人物及相关材料写成信件,打包交予徐氏商行,由徐老板代收,读者也可随心意给镇江老辕赏钱,金额不限。” 许老板还告知曹操,徐氏商行近期确实收到了不少故事订单,帮镇江老辕打理,事后分成。
曹操还问:“那镇江老辕会全部接单撰写吗?读者要求众多,他写得过来么?”
许老板微笑:“丞相看得明白,全都接了,哪能呐?至于接不接单,全由镇江老辕筛选决定。如今,老辕不仅写书模式在变,书籍的价格也有变化,秀美艺术的手抄版价格依旧,木雕版则便宜许多,总之购买阅读的人更多了。”
许老板汇报完毕便告辞离去。
曹操手中拿着精美的手抄版《休夫之后》,还是镇江老辕的亲笔原稿,其中还夹着镇江老辕回复他的书信:“祝丁夫人安康顺遂!”
曹操看后,心中感动。
“丫头对你曹叔还是不错的!”曹操不再纠结镇江老辕属于哪方阵营。
能交流对话、实现灵魂互动,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朋友。曹操将这份珍贵的手稿放在案头,反复翻看多日。
期间,曹操甚至想过将手稿送给丁夫人,可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他打算百年之后下葬时,不带其他,只带着这本书和这个故事,到地下再见儿子子修时,也能有个交代。
曹操沉浸在这份追忆中,有时热泪盈眶,有时眼眶微润,内心被深深触动。他在与心中的遗憾和解,同时也坚守着不打扰丁夫人安宁的底线。
从这个角度看,曹操又何尝不是一位大丈夫呢?
孙权对于曹操的这些举动,他还年轻,未必能完全体会曹操的追悔莫及,但孙权深知一个道理:“与其老来后悔,当初为何不好好珍惜?”
孙权珍惜眼前的生活,绝不等到失去才追悔。他实在庆幸当年与袁夫人因步姑娘之事吵架时,自己没有固执于身份和面子,而是主动下山求和,厚着脸皮坚定地挽留爱妻。
“一招对,步步对。退一步千沟万壑,进一步甜甜蜜蜜!” 这便是孙权对那次争吵的深刻总结。
其实,孙权读了镇江老辕笔下丁夫人的故事,感慨万千。
孙权也算是见识过许多个性鲜明、充满力量的女性,如母亲吴太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含辛茹苦抚育孩子,助力他们成才,坚韧无比。历史上的吕雉,作为政治人物,同样叱咤风云。
但普通女子的生活又该如何?孙权钦佩镇江老辕在书中为丁夫人设计的未来。虽在现实中,女子很难活成丁夫人那般,但这个故事为世人打开了新思路:若遇人不淑,不妨离开;即便没有儿子依靠,也不必自怨自艾,仍要阳光、积极、乐观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