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孙权对待大哥孙策的儿子好不好(2 / 2)
然而孙绍态度坚决:“我既已前来,便心意已决!家中长辈已然同意。”
周瑜询问是谁同意的,孙绍自豪地说:“袁夫人同意了!我家二婶支持我!” 在孙绍的认知里,搬出二婶袁夫人,就如同搬出孙权一般,此事便已成定局。
果真,周瑜听闻,便不再劝阻,只叮嘱孙绍务必好好跟着自己,不可擅自行动。行军打仗绝非儿戏,不可心存侥幸,更不能因自己是公子少爷就肆意妄为。
“曹操长子曹昂的事,你可曾听说过?” 周瑜便向孙绍讲述曹昂的往事,意在提醒孙绍在战场上务必保持机灵,形势不利时切莫倔强逞强,要懂得随机应变,保护好自己。
孙绍回应他知道。他本就听闻过曹操几个儿子的故事,且最近袁夫人,也就是镇江老辕,写了一本关于后宅女子的小说,正是讲述曹昂养母丁夫人的故事。
“小姨父,我明白你为何与我提及曹昂公子之事。我立志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愿做无用的蛀虫,我要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成为母亲的骄傲,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当然,我不会做蠢事,也不会运气那般差。母亲还在家中盼我平安归来,丁夫人中年丧子的悲痛足以警醒我等,我绝不会让母亲经历那般痛苦。”
就这样,周瑜这位风度翩翩的大帅哥,与孙绍这位朝气蓬勃的小帅哥,率领着五千人马从江东出发。
他们途经陆口,借道荆州,奔赴益州。对外宣称的理由很简单,是去协助刘备支援益州攻打汉中张鲁。
他们自带军粮与后勤物资,军纪严明,沿途不侵扰百姓,不滋扰城池,堪称仁义之师。
沿途的城池百姓听闻是周瑜的队伍,顿时沸腾起来。
周瑜的名声在赤壁之战那年便已如日中天,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大败曹操,让曹操狼狈不堪,其威名传遍四方。
且周瑜治军严谨,堪称全能型军事人才,既能统领水军,又能指挥骑兵。
此刻,他率领着五千骑兵与步兵,英姿飒爽。沿途的百姓,尤其是众多女子,早已听闻周郎的传奇故事,又在镇江老辕的书中领略到他与小乔如神仙眷侣般的动人爱情,对这位周帅哥满怀羡慕,热情无比。
周瑜二十几岁时,无论在江东,还是在父亲为官之地,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因其形象出众、风度翩翩,但凡女子见了他,都难掩爱慕之情,纷纷设法吸引他的注意。
如今,三十七八岁的周瑜已步入叔叔辈,带着年轻的姨侄孙绍闯荡天下,风采依旧,所到之处仍备受关注。
孙绍还打趣小姨父:“我小姨父这魅力,所到之处,真是无人能挡。”
被小辈调侃魅力,周瑜这心情颇是无奈,但他更知道此刻身上肩负着教育引导孙绍的重任。
周瑜说:“论起魅力与长相,你父亲当年在江东更受追捧。”
提及父亲孙策,孙绍眼中满是向往:“可惜,我已记不清父亲的模样。”
周瑜与孙绍并辔而行,语重心长:“你父亲骁勇善战,容貌英俊,你是他的儿子,自然不会逊色。但是孩子,听姨父一言,容貌身形不过是人的外在皮囊,你若想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勇敢的精神,更要有广阔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