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攻守易型了(1 / 2)
满清的执行力眼下远强于大明。
在皇太极下达了命令后,是多尔衮即刻整合起来的大军。
带着最后几万满八旗,再把蒙八旗、汉军旗,甚至朝鲜仆从军以及所有能动员的包衣叫上,合计十二万人浩浩荡荡向着山海关而来。
于此同时又精选两千精锐,再次绕道黄崖关,直接向着北京杀去。
可以说除了那七八万刚刚组建起来还在整训的汉八旗外,满清动员了手上几乎所有的力量。
满清动作声势浩大,不仅山海关直面多尔衮的吴三桂大惊失色,京师更是在发现有清军出没后,满朝皆惊。
北京,紫禁城外。
四人抬着一顶软轿,脚步飞快的向着皇城而去。
孙世瑞跟在轿边,面色有些疑惑:
“父亲,为何突然进宫?”
孙世瑞询问,而后轿内传出了一阵虽然虚弱许多,但秦山若是听见,却会格外熟悉的声音。
“不过是一股偏师,无碍。”
孙传庭略微无力的说完,随后是一点冷气吸入肺中,被水淹过一次的孙传庭,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
孙世瑞见状大惊,作为孙传庭的长子,他随着孙传庭进京服侍,此刻看着父亲再次咳嗽,孙世瑞连忙闭了嘴。
轿子很快来到紫禁城前,此刻早有不少大臣聚集。
只是不同于其他人的三五成群,孙传庭这边则显得极为孤单。
不同于其他人依靠朋党扶持上位,孙传庭靠着战功和秦山支持,不仅不受同僚待见,就连崇祯也多有不满。
哪怕孙传庭功绩足够,崇祯平日里也极不愿与孙传庭交际。
要不是秦山能打,又手握北方最后一支野战军,崇祯早就让孙传庭二下诏狱了。
孙传庭似乎早已习惯,也不理睬那些同僚,只是裹紧了身上棉袍,一面咳嗽,一面伴着雪花,走进了皇城。
“孙大人,您慢来。”
王承恩在门口恭候,算是此刻紫禁城外,唯一一个对孙传庭展现笑脸和关心的人。
见着兵部尚书来了,门外众官才跟着一起进去,随后刚刚亮起的天色下,是乾清宫内突然爆发出的巨大争论。
“所以此刻我军不仅不能撤回,更应当全力支持秦山所部,使其寻机聚歼敌于一役!”
孙传庭强撑着身体跪在地上,随后顶着满脸不正常的潮红,努力开口:
“同时更应给吴三桂去信,让其不顾一切南下,只需与秦山配合聚歼这四万多清军,我大明辽东局势,至少换来十年安稳!”
孙传庭脸色焦急到了极点,他本以为只是一场关于清军偏师奇袭的普通会议,没想到最后居然演变为了要调集秦山回援京师的大会。
眼看着如此大好局面居然都有白白送掉的风险,孙传庭难得将对朝廷忠诚,放在了秦山之下。
“陛下,此刻不能退啊!”
孙传庭说到最后已经带上了一点怒急攻心的不甘。
而崇祯被孙传庭口中那句‘辽东十年安稳’打动,脸上也是难得流露出一丝犹豫。
在无可辩驳的战绩面前,军事上,崇祯还是认可孙传庭的。
只是孙传庭说完,整个大殿却一片安静,不仅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帮着孙传统说话,甚至就连心动的崇祯,唯一的动作也只不过是在脸上展现出了一股犹豫。
百官带着一点埋怨的看向孙传庭,随后目光投向上首,周延儒果然站了出来:
“荒谬!”
一声义正言辞的呵斥,将整个乾清宫内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
周延儒转身对着崇祯恭敬行礼,随后开口:
“先不说河南张献忠、罗汝才又有复起之势,朝廷苦撑不调秦山荡寇,允其安心抵御建奴是何其的良苦用心。”
“单说京师为国本,国本不在,枝蔓焉能存续?”
“建奴边患若真如孙大人所说可以毕其功于一役,那朝廷这些年来的靡费又做何算?”
周延儒的意思很简单,京师是朝廷所在,一切为了朝廷,朝廷就是一切,没有什么会比朝廷本身更重要。
而后就是根据以往战绩看来,建奴是那么好平的?孙传庭此刻就是在说大话!
周延儒这句话说完,不同于孙传庭的无人附和,整个大殿内的百官居然齐齐跟着附议: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