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影霾(1 / 1)
玉门关的暮色尚未褪尽,三匹青骢马已踏碎月牙泉的倒影。崔正英手中的缰绳骤然紧绷,坐骑忽然发出低哑的嘶鸣——西北方的风沙里,竟浮动着若有若无的龙形暗纹,每道纹路掠过沙丘,便在沙面留下深褐色的灼痕,如同被抽干水分的血管。阳中怀里的《山海经》残卷突然无风自动,泛黄纸页上“烛龙衔火,照临幽都”的朱砂批注渗出红光,与他腕间在隐沙镇沾染的还影花荧光交相辉映。
“不对劲。”崔正英按住剑柄,裂纹处的星芒微光此刻如心跳般明灭,“从隐沙镇到长安城,本该是漠南绿洲渐盛,为何连胡杨的影子都在蜷缩?”他指向道旁枯死的胡杨,树干投下的阴影竟裂成数瓣,每片碎影都在徒劳地向主干蠕动,仿佛被某种力量强行肢解。阴宽啐掉嘴角的草茎,降魔杵重重磕在马鞍上:“管他娘的,老子这照骨镜还没歇够呢!”话音未落,镜面突然泛起涟漪,映出长安城西门处堆积的黑影——那不是寻常的城砖阴影,而是无数人叠罗汉般攀附在城墙上,每个黑影的四肢都长出蛇形的影子触须,正疯狂地啃噬着城砖缝隙间的青苔。
亥初时分,三人在长安城郊的破庙暂歇。庙中供着半截断颈的土地神像,神像基座上刻着的“保境安民”四字已被磨成浅痕,取而代之的是用指甲刻下的歪扭小字:“影子会爬墙,眼睛里有龙鳞!”阴宽刚要踢翻供桌生火,忽听庙外传来拖沓的脚步声,三个身披破毡的村民踉跄着撞进门来,他们的影子竟呈现出龙鳞般的鳞状纹路,每片“鳞片”边缘都泛着紫黑,像是被毒血浸染的甲胄。
“大侠救命……”为首的汉子扑通跪下,眼白里爬满蛛网状的血丝,“城里的人从三天前开始,影子突然长出爪子,抓住墙就能往上爬,好多人爬到城墙上就再也下不来了!”他掀起破旧的衣袖,小臂上赫然印着三道指状瘀痕,与隐沙镇阴宽被影煞抓挠的伤口极其相似,只是瘀痕中央多了个极小的龙形凹纹。阳中突然想起残卷中关于“烛龙影契”的记载:“上古神烛龙褪鳞化影,其鳞落处,影能借物而行,凡人得之,必为影奴。”
三更梆子响过三声,长安城方向传来轰然巨响。崔正英跃上庙顶,只见整座城池被紫黑色雾霭笼罩,东市方向腾起的火光中,竟有龙形影子在城墙上游走,每经过一处屋檐,瓦当兽首的影子便活过来,张开石嘴吞噬下方行人的影子。最骇人的是朱雀大街中央,一根十丈高的“影子柱”拔地而起,柱身缠绕着无数扭曲的人影,顶端悬浮着半片焦黑的龙形影子——那影子的七窍处,正往下滴落金红色的光血,每滴光血砸在地上,便生出吞噬影子的沙藤幼苗。
“是烛龙残鳞!”阳中攥紧残卷,声音里带着颤音,“五百年前烛龙坠于终南山,鳞甲散落在长安地下,如今有人用生魂祭炼,想复活烛龙残影!”他突然指向影子柱顶端,那里隐约可见个道袍身影,手中托着的青铜盏里,正燃烧着幽蓝的影煞之火,“看他腰间的玉佩——是镜渊镇的光阴蝶纹!难道和当年偷走光阴蝶鳞粉的妖僧有关?”
崔正英的青锋剑突然剧烈震颤,裂纹处的星芒竟凝成细小的蝶形光斑。他想起在隐沙镇破阵时,剑刃吸收的光阴蝶灵气,此刻正与那道袍人青铜盏中的影煞火相互排斥。“阳中,你去西市寻找‘照骨镜’记载的‘影脉泉眼’,引还影花露水净化地脉;阴宽,你用降魔杵敲击城角的镇龙铜钟,打乱烛龙残影的鳞片共鸣;我去会会那位‘炼影人’。”他说话间已跃下庙顶,青骢马长嘶一声踏碎庙前石灯笼,马蹄溅起的火星竟在沙地上烧出“影随形”的浅痕。
接近朱雀大街时,崔正英忽然感觉脚踝一紧,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竟伸出半透明的龙爪,正抓向路边蜷缩的乞儿。他牙关一咬,运转体内真气,剑刃上的蝶形光斑骤然扩大,将影子边缘的龙鳞纹路一一灼灭。“原来烛龙残鳞是靠吞噬生魂影子来修补自身……”他闪避着空中袭来的瓦当兽首影子,忽然瞥见道袍人转身,露出半边脸上的蝶形疤痕——正是三年前在西域逃脱的妖僧座下弟子,镜渊镇叛道者叶默。
“崔捕头别来无恙?”叶默的笑声混着影煞火的爆裂声,“当年在镜渊镇让你捡了光阴蝶鳞粉,如今正好用你的影子来喂烛龙!”他手中青铜盏突然飞向空中,盏中火焰化作万千影蛇,每道蛇影七寸处都嵌着片龙鳞,“看见城墙上的百姓了吗?他们的影子早已和烛龙残鳞共生,你若砍断影子柱,他们便会和残鳞同归于尽——”
话音未落,西市方向突然腾起雪白的荧光,千万朵还影花顺着地脉破土而出,花瓣上的光影碎片如星河倒悬,正一点点瓦解紫黑色雾霭。阴宽的降魔杵也重重砸在钟楼铜钟上,“当——”的巨响中,城角的镇龙纹章亮起金光,烛龙残影的鳞片共鸣顿时错乱,那些攀附在城墙上的百姓影子纷纷坠落,化作光点回到主人脚下。
崔正英抓住时机,青锋剑携着光阴蝶的星光劈开影蛇阵,剑刃直接抵住叶默咽喉。后者眼中闪过疯狂,突然将青铜盏扣在自己心口:“就算我死,烛龙残影也会吞噬长安所有影子——”他的身体瞬间透明,化作半片龙形影子融入影子柱,顶端的焦黑龙影却因此完整了三分,龙首转向崔正英,眼中竟映出隐沙镇陶女临终的画面。
“人心无妒,影自长随……”崔正英忽然想起隐沙镇沙泉旁的刻字,他反手将剑插入地面,运转全身真气催动光阴蝶灵气,裂纹处的星芒如银河倾泻,在地面映出巨大的“心”字光影。那些被烛龙残鳞控制的百姓影子,竟随着“心”字光影的扩散,纷纷挣脱龙鳞束缚,汇聚成光流涌入影子柱。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雾霭时,影子柱轰然崩塌,露出柱底堆积的百枚烛龙残鳞,每枚鳞甲上都刻着不同的“贪”“妒”“嗔”字迹。阳中抱着琉璃净瓶跑来,瓶中还影花露水洒在残鳞上,鳞片瞬间化作荧光渗入地底,长安城的影子们终于重新贴回主人脚下,不再长出狰狞的龙爪。
阴宽踢开叶默遗留的道袍,发现内衬绣着半朵并蒂莲——与隐沙镇陶女未完成的定情信物一模一样。崔正英望着远处晨光中的钟楼,忽然明白叶默为何执着于复活烛龙残影:五十年前,陶女的恋人正是为了寻找复活她的方法,才偷走镜渊镇的光阴蝶鳞粉,却不想误入歧途,让执念化作了更可怕的影煞。
“师父,你看!”阳中指着朱雀大街中央,那里不知何时长出了三株还影花,雪白的花瓣上流转着金红与紫黑交织的光影,“像是把烛龙的残念和陶女的遗憾都化在了花心里……”
崔正英捡起叶默遗落的青铜盏,盏底刻着“影去心空”四字,与隐沙镇铜镜上的“影随形护”正好相映。他知道,长安城的影子劫虽暂告平息,但只要人间仍有执念的阴云,就会有新的影煞在某个角落滋生。青骢马的嘶鸣再次响起,三人收拾行囊,朝着终南山方向望去——那里的云雾中,隐约可见半片龙形阴影在盘旋,如同下一场劫数的预兆。
而在隐沙镇的沙泉旁,陶女的定情陶片上,不知何时多出了另一半并蒂莲的刻痕,两朵莲花的影子交叠在泉水中,随着波光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所有被执念扭曲的影子,终将在人心的光火中,寻回最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