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努尔哈赤的末路(1 / 2)
“太宗爷,这建奴意图染指我大明沈阳,孙儿不才,愿意调兵二十万,将其击退。”
泰昌皇帝朱常洛跪在地上大声说道。
却不知身前的两位太宗爷和其他的朱家先帝们,脸上的表情满是嫌弃。
崇祯皇帝朱由检更是用龙袍掩住了面容,羞于见人啊。
泰昌皇帝朱常洛察觉到了大殿内不一样的气氛,他抬头看去,发现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的神情没有欣慰,而是嫌弃。
泰昌皇帝朱常洛:“o_o”
什么情况,一众先帝过来救了朕的性命,这小小的建奴意图染指大明,朕发兵击之,先帝们不应该为朕的英勇感到欣慰么?
“就你?”
“你要是能打退建奴,朱由检那个废物也不至于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自缢了。”
永乐朝朱棣丝毫不带掩饰的表明了对泰昌皇帝朱常洛父子的嫌弃。
泰昌皇帝朱常洛:“⊙?⊙”
“由检???”
“你自缢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大明…大明如何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到这句话后,脸上的表情忽然变得十分尴尬。
接着,他缓缓将自己继位后发生的事情飞快的讲述了一遍。
后面更是提到了建奴勾结朝中官员,谋夺了大明江山,自己也被民间的反贼逼迫的去煤山自缢而亡。
大明亡在了他的手中。
“咚”
泰昌皇帝朱常洛听到大明最后亡在了他儿子手里后,他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气炸了。
“啪”
泰昌皇帝朱常洛气的直接一巴掌抽在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脸上。
“父皇…您…您为何打儿臣?”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懵逼。
“大明亡在了你的手里,你是怎么敢问朕这句话的?”
泰昌皇帝朱常洛一边说,拳头不断的往崇祯皇帝朱由检身上招呼。
而另一边,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已经选好了出征人选。
由正德皇帝朱厚照为主帅。
三朝朱高煦和朱高燧为先锋。
率领二十万大军,直接传送至沈阳。
将建奴酋长努尔哈赤以及建奴们全部歼杀。
而全程被无视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在听到太宗皇帝朱棣的安排后,还想挣扎一下。
“太宗爷,那孙儿呢?”
“你?”
永乐朝朱棣听到这话后,一时陷入了沉思。
废物利用一下吧。
“泰昌朝暂时由高炽接掌,你便跟在高炽的身边好好学习一下,怎么做一个皇帝。”
“是,太宗爷。”
泰昌皇帝朱常洛也知道自己不是带兵的料,听到永乐朝朱棣的话后,老实的应了下来。
“朱常洛。”
一道声音忽然在泰昌皇帝朱常洛耳边响起。
“孙儿在。”
泰昌皇帝朱常洛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自家太爷。
“此次出征,一应军费朕这个做太爷的,给你出了。”
“异族,朕替你清理了,你好好跟在仁宗皇帝身边学习。”
“孙儿多谢太爷爷。”
泰昌皇帝朱常洛听到这话后大喜道。
“出发。”
“是。”
关外。
女真族驻地。
经历了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一战的胜利后,建奴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愈发强大起来,麾下的可战之兵也暴增为十万之众。
努尔哈赤索性将都城迁到了萨尔浒附近。
这一切都是为了攻下沈阳城做的准备。
此时的帅帐内。
建奴首领,努尔哈赤坐在主位上思索着攻占沈阳的作战计划。
因为萨尔浒一战的大胜,本处于白山黑水那般恶劣的生活环境的女真族,劫掠了大批的资源。
底层女真人的生活暂且不论,但是像努尔哈赤这般首领级的人,日子过的还算滋润。
本来野心最多想让族人生活变得更好一些的努尔哈赤,在经历了绝望的萨尔浒一战,绝地翻盘后,他的野心已经到了割地称王的地步了。
至于吞并大明?
努尔哈赤做梦都不敢这么想啊。
大明虽然败给了他,但是他们人多啊。
失败个几次根本不算什么。
女真族满打满算才多少人啊?
“父汗,族中勇士们已经准备就绪,明天一早便能发起冲锋。”
帅帐内,年轻的黄台极恭敬说道。
“好,你先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拿下沈阳。”
努尔哈赤看着眼前的儿子,点头说道。
“是,父汗。”
黄台极恭身应道。
就在这时,帅帐外忽然闯入了一个人影。
人影进来后,直接朝着主位上的努尔哈赤跪了下去。
“大汗,不好了,二十里外忽然出现大批明军,看人数,最少有二十万。”
“你说什么?”
努尔哈赤闻言后,脸上神情一变。
“斥候呢?”
“为何明军的部队距离营地这么近才得到消息?”
努尔哈赤愤怒之下,狠狠的塞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大汗,奴才也不知啊。”
“废物。”
“传本汗命令。”
“让儿郎们以最快的速度,着甲上马,与明军决一死战。”
努尔哈赤对即将靠近的二十万明军,嗤之以鼻。
这才多久,明军才损失了那么多士兵,短短几年又拉出了一批将士?
嘁,说不准是从各地强征上来的样子货。
就算是明军的精锐,他也不惧。
八旗的战斗力,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所以努尔哈赤极为自信的下令道。
“是,大汗。”
“父汗,儿子愿意率领儿郎们迎击明军。”
“嗯。”
努尔哈赤对自己的儿子主动请战并没有拒绝。
黄台极的正白旗,战斗力在八旗中还算精锐。
“报。”
又是一个斥候打扮的建奴进入了帅帐。
“又有何事?”
努尔哈赤看着进来的斥候,面色有些不悦。
“大汗…”
“大事不好了。”
努尔哈赤:“明军打来了?”
……
“明军尚在二十里外。”
“哼,明军还没有打过来,你慌慌张张的像个什么样子。”
“大汗,不是啊。”
“说。”
“刚刚接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