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意外的审讯(1 / 2)
冯保一脸苦相,对三司会审很是无奈,毕竟众怒难犯,东厂独家审理已经是不可能了。
他娘的,要是把王大臣案交由三司会审,那不是给咱家难堪是什么?文立万那小子说得也对,这事搞砸了,就会引火烧身!现在急需做的事情,就是把王大臣案的漏洞全部补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与其被动让那些御史、给是中们上疏皇上,进行三司会审,不如我们主动要求进行,这样至少抢得一个先手。”张居正已经下了决心,要进行三司会审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不会因小失大,因为一个高拱,打乱了他实施新政的全盘计划。
“恩相,下官认为,王大臣案可以会审,但未必非要进行三司会审。真正的三司会审,必将刨根问底,牵扯面太大,反而给了他们反扑的机会。”文立万熟读明代史料,很清楚三司会审的利弊。
三司会审一旦完全进入法律程序,如果冯保在王大臣案上手脚做得太多,做的太过粗劣,此案甚至可能牵扯到张居正。因为张居正曾经看过东厂的审讯结论,还对审讯结论进行了修改,这很可能被高拱那帮人抓住把柄。
张居正拍拍额头。大声说道:“所见略同,完全的三司会审,就等于把主动权全部交给了高拱的人,这些人会没完没了的。子萱认为哪种方式更好呢?”
文立万说:“可以上疏皇上,为表明公开公正,可搞一个三方会审,东厂最先审理这个案子,所以继续参加;因为此事涉及皇宫禁卫,所以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也可以参加进来;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既然对此案如此热心,不妨让他也参与进来,那些人就心安了。王大臣案发生在内宫,搞这样一个三方会审,也是合乎情理的。”
冯保听了文立万的计策,高兴得直拍巴掌,大声说道:“此计甚好,此计甚好啊。这无非是再按东厂的程序审理一遍,至少审理的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
张居正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文立万说:“主意不错。御史和给事中们无非是认为东厂独自审理有失公允,现在我可以上疏皇上,有东厂,锦衣卫,都察院三方审理,以示公平。”
冯保听后满眼放光,对文立万说:“文大人果然智谋出众,这样来个三方会审,看那些杂巴货还有什么话说。”
文立万笑道:“冯大人刚才对文某还是颇多疑虑,现在应该宽心了吧。”
冯宝嘿然一笑,说:“文大人不要见怪,咱家这次脑袋都大了。”
张居正说:“永亭,东厂审理如果漏洞太大,你会很被动的,这一点你要有所准备。”
冯保大不咧咧说:“没事,我会安排好的。”
文立万笑而不语,心中暗忖:他的计策主要是撇清张居正,以便张居正在未来的新政中发挥作用,冯保这次捅的篓子太大,就看他怎么补漏了。做不好就很被动、很尴尬了。
张居正向万历皇帝朱翊钧上疏,为使王大臣案审理公允,请求以执掌东厂太监冯保、、左都御史葛守礼、锦衣卫左都督朱希孝进行会审。
朱翊钧很快批复同意。
在皇帝批复会审的当天,王大臣案的内应,守门内官赵辉德在牢里自缢身亡。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十分愤慨,他对案子的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候自缢身亡表示质疑,强烈要求锦衣卫接管王大臣的看管。
张居正唯恐王大臣再出意外,召集冯保、朱希孝商议后,由锦衣卫接管了王大臣的看管。
文立万早就清楚,守门内官赵辉德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迟早必死。他是一个没有存在价值的人,不管冯保输赢,他都得被灭口死掉。
......
这天是个好天气,阳光灿烂,风和日丽。
冯保、葛守礼、朱希孝三位一把手大佬正襟危坐,分别代表东厂、都察院、锦衣卫三方审讯乾清门刺客王大臣。
两个锦衣卫小校将王大臣带上堂前来。王大臣昂首挺胸,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大侠范儿,假大臣对台上的真大臣毫无惧色。
文立万坐在侧首看着这场自己亲手导演的大戏,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昨天,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听说文立万也要参加会审,马上向张居正提出强烈抗议,认为一个豪不相干的六品官参加这么严肃的案件审理,毫无道理。
张居正告诉葛守礼,文立万参加会审,是皇帝朱翊钧亲自安排的,也就是说,文立万是朱翊钧的特使,想不开的话,完全可以去找皇帝论理。
葛守礼听后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默默认了。
现在葛大臣面对自我感觉良好王大臣,气不打一处来,大喝一声:“这厮还不跪下,来啊,先打十五大板去去这厮戾气。”
这是厂卫审讯罪犯的惯例,一上来先打十五板,杀威去躁。
这也是文立万最想看到的大戏序幕。
几个锦衣卫小校将王大臣放倒在地,抡起板子就往那厮屁股上抽下去,毫无怜悯之意。
王大臣吱哩哇啦嚎叫起来:“为什么打我,他妈的,说好给我银子,说好给我官做,哎哟哟,你们怎么还真打呀!”
葛守礼一挥手:“停!跪好了说话,就不打你。”
王大臣哼哼唧唧爬起来,规规矩矩跪在地上,全无了刚才的大侠风范。
文立万双臂抱在胸前,饶有兴致看着自己导演的第一幕大戏。他给杨博亲自讲清楚了,王大臣一上场,一顿杀威板子不可或缺,这是戏眼,是整出大戏的画龙点睛之处。
冯保急慌慌厉声问道:“说,是谁指使你来宫里行刺的?”
王大臣这才稳住神,眼珠子骨碌转着,将堂上的三位主审大佬望一下,答道:“是高拱的管家由贵生。他指使我进宫行刺。”
葛守礼问道:“这由贵生你认识吗?”
王大臣直点头:“认识,认识。”
“你俩认识多久了?”葛守礼追问道。
王大臣随口答道:“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