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我咋觉得跟过去地主老财修的碉堡一样呀?(1 / 2)
回到家,尤雅和姜惟都在楼上,百香带着百味在楼梯上爬,喊着妈妈,都没人理她俩。
这俩妈妈当的。
沈在心一手捞一个拖下去,让她们去找奶奶,自己则匆匆上楼,到楼上,就是喷墨打印机刷刷走纸的声音。
沈在心埋怨了问:“你们干什么呢,孩子你们不管?”
姜惟说:“你去管呀,我们有正事儿,没看到正在忙着吗?”
沈在心凑跟前看一眼,看到车窗里的尤天远和李雪了,此时这些照片被A4相纸打出来,画幅快能挂墙上了。
尤雅还在吆喝:“打出来之后,再挑一挑,开车要走的那张,有游乐园背景,一定要打印那张。”
沈在心忍不住问:“你们准备投递给警察吗?”
尤雅说:“投递给警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你真不长脑子,他们在现场,我们不也在现场吗?在现场,就意味着指使人暗杀他?懂的人都懂,但警察不能靠意会,警察要真凭实据。还有,麻烦你举报别人的时候,先把自己择出去。想清楚,是你更有可能弄死秦安明,还是尤天远更有可能弄死他?我们跟秦家、尤家关系破裂,现在也只是为了利益,维系了表面,尤天远可是秦安明的大舅哥……加上你跟秦安明曾经的恩怨,自己去想。”
沈在心感觉二人对自己充满敌视,讪讪道:“你们怎么了?我说的不对,你们解释给我嘛。\"
姜惟冷哼说:“解释给你?解释什么给你?迪奥车是之前你开的车,人戴口罩、戴墨镜像你本人,你没什么想说的吗?我看是经常跟刘玥玥约会,被人盯梢了。”
沈在心问:“你的意思?我逃过一劫?”
姜惟说:“我的意思?你跟别的女人在一起,必遭横祸。”
她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
你看吧,假如是沈在心带着刘玥玥去私会,这一次他在劫难逃不?他之所以逃出那一撞,不是因为他正好不在,让秦安明被人认错了吗?
看到她笑,沈在心才松一口气。
还想问什么,尤雅说:“麻烦沈先生管管你孩子去好吗?盯着看什么呢?研究凶杀现场吗?”
她警告说:“不小心,不化被动为主动,下一个就是你,还龇牙咧嘴,都没点儿后怕的模样。”
我龇牙咧嘴了吗?
这是典型的一年恩爱,二年仇。
现在怎么看我怎么不顺,下去就下去,好像我不知道你们想干啥一样。
下午,两个女人一阵打扮,大冬天再包包,把自己包成粽子,一辆车一起出去。
沈母问她们去干啥。
她们只说有事儿。
沈母还在奇怪,搁平时,周一到周五,这不是她们外出活动的点儿呀。
回来还在念叨,沈在心说:“不用问,买营养品去了,刘玥玥出了车祸,她俩去慰问。”
沈母愣了一下,坐沈在心身边了:“刘玥玥出车祸,什么时候?要说你去慰问我一点都不奇怪,你跟人家不清不白的。她俩去,咋那么怪呢,你说她俩因为刘玥玥给你闹多少回,刘玥玥出车祸,该幸灾乐祸才对,死了她们才高兴,怎么这么好,还主动去慰问?”
沈在心说:“妈。还有让你大跌眼镜的呢,接下来他们还会成为好朋友,隔三差五在一起。”
百香找过来,请求说:“爸爸。我要跟你一起玩。妹妹睡觉了,我好无聊啊,我要去看小虫虫回家。”
什么小虫虫回家?
高倍显微镜下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沈在心说:“行。你说服奶奶,我们就走,我们去实验室,从小热爱科学,长大了怎么样呀?”
百香说:“就是科学家。”
沈父都听不下去了:“百香你要不?不去了?在家跟爷爷学习,你能数一百个数不,你数了让爷爷听听,爷爷教你怎么变科学家。”
不行。
数不到。
你问她什么东西有几个,诱导她数数,她都是2个,问她你长几根手指头,也是2个,数十个数都有困难,拿啥数到一百呢?
跟爷爷在一起,爷爷大尾巴狼一样,拿着零食引诱,一遍一遍教数数,没意思,过会儿,说不定还会逼着宝宝学写字。
宝宝最不喜欢爷爷。
就不想跟他一起玩。
她搂了爸爸,让她爸爸给她穿外套,然后就督促着离开。
沈在心没办法,只好把她放在车上。
潘多拉也跳了上去。
沈在心犹豫了一下,他更希望让潘多拉留在家里,陪着爸妈。
不然的话,人一走走完了,狗都带走了,俩老人在家不放心。
开车出去,刚到地方,沈母就又打电话了:“在心,在明来了,买好多礼品,我看了,还是那事儿,让你给他开死亡证明,咱们啥时候搬走呀,早点搬走吧,太烦人了。”
沈在心问:“我爸也是这意思?”
沈母说:“对。烦他。你说这事儿弄得吧?”
要不?举报他装死?让人家新省来人把他带走算了,真是够烦的,那什么死亡通知书,死亡证明,人没死,你能瞎胡搞吗?
我们是医院,不是地狱把门人,不是牛头马面,能决定带不带你走。
到实验室外面了。
如果不是在实验室里面,外头也是清新大自然,沈在心就把孩子放下,放任她去追潘多拉。
沈在心在车上找了个飞盘,一扔,潘多拉接上来,然后衔回来。
不懂的人觉得潘多拉个头那么大,会怎样、怎样,就像秦野,因为畏惧没有实施犯罪。
实际上寻回犬是追衔猎物的,如果它衔物品,牙落下来,把猎物咬死,就是不合格的寻回犬。
所以这狗安全得难以想象。
沈在心就给百香做做样子,让百香扔飞盘。
百香脱了手套扔,飞盘没扔走,把自己扔走了。
哎呀、哎呀。
她步履前冲,自己在地上打个滚。
看着眼前一幕,沈在心却在构思,什么时候再二次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