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宝玉成了贾元春儿子23完(2 / 2)
此外,宝玉还利用一些新奇物品赚了那些权贵们不少银子。
他拿出一些精致的钟表,这些钟表造型精美,内部机械构造复杂。
权贵们看到这些钟表,立刻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纷纷出价购买。
宝玉又拿出一些在这个时代珍稀的香水,那浓郁而独特的香气,让贵妇们趋之若鹜。
他们为了得到这些新奇物品,不惜一掷千金。
而宝玉将这些银子全部用于国家建设。
全国各地,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了学堂、养老院和育婴院。
学堂里,传出阵阵朗朗书声。
崭新的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孩子们坐在教室里,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先生们站在讲台上,手持书卷,认真地讲解着经史子集。“人之初,性本善……”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校园里,仿佛为国家的未来奏响了希望的乐章。
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虽然材质朴素,但干净整洁。课间休息时,他们在操场上嬉笑玩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养老院里,老人们安享晚年。宽敞明亮的房间,温暖的床铺,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院子里种满了花草,老人们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回忆着往昔的岁月。
护工们穿梭其中,细心地照顾着老人们的生活起居。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感慨地说:“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老了还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多亏了陛下啊!”
育婴院里,传来婴儿们的啼哭声和保育员们温柔的哄劝声。
柔软的襁褓,干净的尿布,充足的奶水,为这些小生命提供了最好的成长环境。
在宝玉的努力下,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整个王朝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岁月的长河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亲眼见证着宝玉一路走来,为这个国家所付出的心血与做出的卓越贡献。
从拿出利国利民的物件推动农耕与工业发展,到用新奇物品赚取财富建设学堂、养老院和育婴院,每一步都彰显着宝玉对百姓的仁慈。
她们二人心中满是与有荣焉的自豪,对宝玉的敬仰之情也愈发深厚。
宝玉的后宫,自始至终都仅有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佳人相伴。
朝堂上的大臣们,并非没有动过进献美女以扩充后宫的念头。
然而,每一次这样的提议,都被宝玉毫不犹豫地拒绝。
在宝玉心中,如今有黛玉和宝钗相伴,儿女双全,家庭和睦,这样的幸福生活已然无比珍贵。
他又怎会收纳更多女子进入后宫,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与幸福呢?
随着时光的流转,在宝玉的精心治理下,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国力蒸蒸日上。
就在这时宝玉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将皇位禅让给年仅18岁且刚刚举行完大婚的太子。
太子在接到父皇禅位旨意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诏书,仿佛这是一场不真实的梦境。
还没等他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急匆匆地准备前往皇宫向父皇推辞这重担时,又一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再次砸得他有些发懵。
他得知父皇竟然带着母后、薛贵妃以及自己的妹妹一同外出游历去了。
太子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原本热热闹闹、幸福美满的一家子,瞬间仿佛只剩下了他一人。
看着空荡荡的府邸,想着即将要独自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他只觉得自己一下子从幸福的云端跌落,成了一个苦逼的“皇位打工仔”。
他满心无奈,忍不住嘟囔道:“父皇母后他们倒好,说出去玩就出去玩,还把妹妹也带走了,留我一个人……”
但抱怨归抱怨,太子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短暂的迷茫与失落之后,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决心以父皇为榜样,挑起这江山社稷的大梁,继续守护这个繁荣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