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秦王加倍(2 / 2)
“你看着安排吧。”李逸也知晓这种事情,也算是豪门大户的惯常操作了。
“这次出征山南,会有凶险吗”十娘问。
“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王世充占据襄邓不久,根基不深,他也没有太多的兵力顾及,而显州道诸州,多是地方官将、豪强割据,势力更弱。”
“那就好,不过阿郎在外,也一定要多注意安全。这次多带些部曲,把罗家堡的罗五他们尽量都调到身边。毕竟是阿郎一手提拔的,总要忠心可靠一些。”
出征前夕,
吴黑闼、牛进达登门,
“秦王特意安排我们来随晋国公征山南,”
“喊我无逸就是,这么客气做啥。”
两人还各带了一个年轻将领,都是二十来岁,“这是梁建方和高甑生,皆是骑兵旅帅,秦王特拨二百轻骑让我们协同你。”
太子让李君羡、常何带二百精骑随他从征,现在李世民又让吴黑闼、牛进达率二百骑来,李逸估计这不是巧合。
极可能常何和李君羡虽在东宫任职,可一直还跟秦王府那边暗中往来。李世民知晓消息,也特意给他拨二百骑,派来两员瓦岗旧将。
“你放心,秦王也是奏请过圣人并得到同意才调拨我们来的。”老牛笑道。
增添了四百精骑,李逸还是挺高兴的。
梁建方这名字,他好像有点印象,好像高宗朝的时候,也成了军方大佬,征讨西域立了不少功勋没想到现在才仅是一个统百骑的旅帅。
梁、高二旅帅进来拜见后便出去了。
屋里只剩下牛进达和吴黑闼二人。
两人一人拎出一个包袱,打开,金光闪闪。
“这是六十把金刀子和六十铤黄金。”
李逸看着这些,抬头再看牛、吴二将。
“很巧,太子前几日也刚送我三十把金刀子和三十铤黄金,说让我分赏行营将领们。”
牛进达听到这话,就嘿嘿的笑道:“嗯,秦王也听说了,所以特让我们这次带上这些来,也不能光让太子破费嘛,秦王也愿意掏这个钱。”
秦王挺大方,比太子出钱多一倍。
这可是价值五百多两黄金啊。
“用不着这般见外的,我相信李世绩副总管、李大亮长史、李弘节司马,还有李文相总管等,也不是那么好财的人。”
吴黑闼道:“你跟秦王客气什么,在外征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又向是宽待麾下将士的,总不能让你自己垫钱。”
“大王跟我太见外了。”李逸摇头。
“秦王对你可是倚为心腹信赖有加,也知晓你挺富有,这钱主要是给行营将士们,甚至是用来收山南那些地方豪强、敌军将士的。”老牛也是直言,“秦王也给过我一些金刀子和黄金,我就没客气。”
“是啊,我也收过。”吴黑闼道。
他们收的就很痛快,自然也得秦王信任。
“其实常何和李君羡也收了,你心里应当有数的。”
李逸只能轻笑,看来李世民确实没把自己当外人,或许也是知道这事瞒不过他。
常何与李君羡自入东宫后,太子也是很用心拉拢他们的,谁能知晓,他们两却心在秦王呢。
李逸有时也奇怪,自己偏向秦王是因为知晓历史未来,可李君羡常何等人又是因为什么
或许这些将领们也自有一套观人之术,就好比他们在谷州弃王世充投唐,甚至都顾不上被扣在洛阳的家眷妻儿。
可能是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更胜一筹,行为处事更符合这些关东武将们的脾胃吧。
李逸现在手里有太子和秦王送的九十把金刀子,九十铤黄金,都能搞金刀子批发了。
“阿郎,陇西王和渤海王来访。”管事来报。
这两位怎么回京了。
“快请。”
李博义李奉慈哥俩大摇大摆进来,“无逸兄弟,哥哥们想死你了。”
“你可真不够义气啊,自己一声不响的就跑回长安,把我们哥俩丢在河东。”
两人上来就是一个热烈拥抱。
“两位王兄怎么回京了”
“你都不在河东了,仗也结束了,我们还在那做啥,圣人让我们当刺史,我们没那管事的心情。听说无逸你又挂帅要征山南,我哥俩就赶紧上书陛下,也回京来加入你了。”
兄弟俩精神抖擞,之前一直被叔父李渊恨铁不成钢,就两人纨绔,不学无术,去年跟着李逸去河东,倒是大大涨了脸。他们没打什么仗,但毕竟也是李逸军中总管。
不及道玄、道宗表现好,但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在河东也是当了段时间刺史,回京后皇帝对这两侄儿很是嘉奖一番,“陛下让我们去内库,自己挑选奖赏呢,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陛下许我们仍随你出征,各授一行军总管之职,”李博义笑道:“陛下还授我邓州刺史。”
李奉慈指着自己,“陛下授为襄州刺史。”
“无逸,你欢迎我们兄弟随征吧”
“欢迎,”李逸笑着道,河东同行后,李逸也发现这哥俩虽有点文不成武不就,但挺直率,执行力还不错,在河东对他也是帮衬不小。
而且有时哥俩这郡王身份也挺好用,想当初李仲文要分兵北上,这哥俩就不鸟总管李仲文,硬要率各自一军跟着李逸一起行动。后来李仲文要强令李逸打介州时,这两兄弟照样坚决站李逸一边。
“这次咱们出征山南,也是人才济济啊,有了两位郡王加盟,那更是如豹添翼。”
行营总管李逸,副总管李世绩,长史李大亮、司马李弘节。
行军总管郭孝恪、李文相、霍玉,然后李奉慈、李博义,
再加上李君羡、常何、牛进达、吴黑闼,连百人旅帅都有梁建方、高甑生这样的未来大将。
这阵容,统兵三万,去打山南那些菜鸡,李逸也是信心满满。
精兵,强将,他这帅强不强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