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河北之变(2 / 2)
其一旁的冀州治中审配,亦点头拱手道:
“三公子理政娴熟,正是留守邺城不二人选,我等皆愿辅佐三公子,定让主公无后顾之忧!”
审配,逢纪虽私下不和,但皆与袁尚母族刘氏一般,出身冀州本地世家大族,自然同为袁尚一派,支持其登上袁家储位。
“正如田别驾所言,主公万不可轻动!公孙瓒此贼不足为虑!主公只需坐镇中枢,命颜良,文丑将那公孙瓒擒来,明正典刑即可!又何必劳师远征,亲身赴险?”
幕僚辛评连忙劝道。
其出身颍川世家大族,与审配,逢纪恰恰相反,乃是袁绍长子袁谭的有力支持者!
如今,袁谭阵营另一干将郭图辅佐主子镇守青州,这邺城之中,袁谭一方暂时只有辛评够资格,能对主公袁绍施加影响力。
不光袁斌,辛评也早已看穿袁尚,审配,逢纪几人意图,他自然要借田丰之言对“政敌”搅扰一番!
袁绍一向多谋寡断,见麾下谋士各抒己见,也是心中权衡不定。
田丰见审配,逢纪,辛评等人此等紧要之时,依旧“各为其主”,争权夺利,不由心中恼怒!
田丰又何尝不知袁谭,袁尚两兄弟争储之意!不过,其身为冀州名士,注重礼法纲常,一向不赞成主公废长立幼,更倾向于立袁谭为储。
只是田丰一心为公,对袁绍更是忠心耿耿,若主公一日不指定继承人,他便不会公开表态,以免引起袁家内乱,祸起萧墙。
在田丰看来,惟有主公亲自坐镇邺城,方能震慑袁谭,袁尚二子及其身后的颍川,河北两派势力!
其正欲开口直谏,却猛然察觉袖袍被轻轻一拉。
田丰回首,却正是立于自己身后的好友,奋威将军,冀州从事沮授,其目中正有警示之意。
沮授智谋深远,亦如田丰一般,对袁家忠心耿耿。但自家主公平日刚愎自用,关键之时却又难免优柔寡断,他对此知之甚详!
反观好友田丰,其智足以谋国,却拙于谋身,更兼为人刚直,极易犯上。
近年主公袁绍志得意满,愈发宠信逢纪,郭图等阿谀狡诈之辈,对田丰这位昔日大功臣反倒日渐不满,多次斥责其无礼。
生怕田丰再次“出言不逊”,触怒主公,沮授连忙抢先道:
“主公!如诸君所言,易京一战的确非同小可!我愿代主公前往易京,督促颜良,文丑攻城,待擒下公孙瓒,亲手献于主公麾下!”
沮授与田丰同为袁绍阵营一流谋士,但田丰为冀州别驾,主要辅佐袁绍署理政事,献计进谏,沮授却多次以监军之职随河北众将征战,更担任奋威将军一职。
其在袁军之中素有威望,远非袁绍麾下其他谋士可比!
袁绍听沮授所言,面上亦有意动之色,却忽见四子袁斌出列,拱手道:
“禀父亲!孩儿愿代父出征!随公与大人一同赶赴易京,为我袁家攻灭公孙瓒!”
下章预告“袁斌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