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急需看到效益(2 / 2)
这番话引起了大家一阵笑声。
一个矮小的女山越首领先开口问道:“我们需要准备多少物资补税呢?”
赵明一眼认出此女是先前多次表示归降之意的人。于是温和笑着答复:“不多哦,每一户交1200钱就足够了……”
陆成差点被这句话噎住连连咳了好几声才缓过来气。
而那女首领开始估算:“我们部族有将近上千户人家…”
终于放弃计算后的表情透露她对这笔数额有些望而却步的意思。
国君定下的税额太高了,赵明摇头叹息,继续讲道:“不知道之前在番禹卖奴事件吧?”
“奴婢?”群雄满面茫然互相对视。
“就是奴隶!”陆成解释道,“最低价17铜钱,最高35铜钱左右成交,平均大约在20铜钱。强壮劳力约需23枚,儿童则是15枚上下。”
“皇恩浩荡,每个家庭提供两名成年人与一名孩童健康的奴仆给朝廷就可以完全免除所拖欠的税金!”
顿了一顿,看着眼前喜形于色的脸孔陆成继续说道:“此外若你们还有多余
按照制度,凡是拥有“青驹”级别以上爵位者,平日里能够骑乘战马作为代步工具。在过去,“青驹”这一爵位还别称作“奔马”。
至于让这名蛮部首领带领族人去挖树根,则是给周边归顺的蛮人们做一个表率。
毕竟非徭役类的工作,需向每位蛮人每日支付十五文钱作为酬劳。
尽管周围的秦地民众十分艳羡,但没有表现出不满情绪。
一方面,大家都在忙于栽种冬季油菜,实在分身乏术。毕竟朝廷许诺,来年油菜丰收后将按照现有收购价不限量采购油菜籽。
另一方面,挖掘树根这项活计过于辛苦,即便有每日十五文的工钱也食不包供给……
所以,挖树根远不如在家里种油菜。
“大人,裴校尉!”蛮部首领满脸谄媚的笑容。
端坐于马背上的刘胤轻轻颔首,以示对他们的进展感到满意。
等到树根清理完毕之后,就可以进行平整土地并着手准备甘蔗种植工作了。
从长安迁来的上千名平民已抵达岭南。为了让他们能安稳在南方扎根,每人还分配了两名蛮女为妾室……
和他们一起运来的还有大量的马匹,只是因水土不服等原因死掉大约三成,剩余的部分适应了南海潮湿炎热气候后状态良好。
此刻这些马匹正拉着一辆辆装载甘蔗的车辆从四方赶来。
裴松自马车上拔下一支翠绿欲滴的甘蔗问道:“长官,该不会还没成熟吧?我听闻甘蔗都是呈墨黑色才正常。”
刘胤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亦不清楚。
一个经验丰富的田农上前答道:“校尉有所不知,我们南海种植的各类甘蔗共分两类。你手中这节乃是本地人拿来当水果吃的品种,茎质脆甜多汁虽甜度稍逊,可聊胜于无。”
“第二种则为常见的墨色甘蔗,表皮粗糙坚硬虽然很甜嚼起来费力……以前用来贡奉楚王以及敬献陛下的大多属于后者。”
“甜度不够那吃它做什么?”裴松把甘蔗随手丢回车厢。
“别急躁啊......”刘胤沉默须臾微微摇头说道:“即便糖分不高也够提炼出糖浆!”
“所有甘蔗都已经收上来了吗?”
前一句话显然是对着裴松而言而后一句转向田农发问。
田农恭敬回复道:“禀告大人,南海地区的甘蔗已经全部集中于此总共有二万七千斤重。”
裴松再次疑惑: “为何不留点种子?”
那个谙熟农耕之道的人士解释道:“无需留存。校尉有所不知,甘蔗不同于寻常作物。收割只需留下根基部分待到翌年根基处便会重新抽枝结果,往往一次播种就可连续收获多年!”
“哦原来这样啊……”裴松恍然大悟般瞪眼点点头.
刘胤心里盘算着,共计二万七千斤的甘蔗当中提取两万斤用于制糖剩下当作育苗使用.
“大人,我们要把这些全都加工成糖么?”裴松紧跟在他身后朝河边建造好的榨糖作坊方向行去。
“当然。陛下命令除了一些品相好口感佳适宜进贡的甘蔗之外其余一律用来提取糖。” 刘胤信步向前走着。
“何不适当多预留些秧苗扩展面积呢?就像陛下曾提到过的指数级增长概念那样....”
“裴君啊,你无法体会陛
“皇室成员们先后向南海投入的百万资产以及大量人力都急需看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