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超远程连接(1 / 2)
如果将开菊兽解剖开来,会发现除了外层那厚重的角质装甲以外,在其内部还存在着大量凝胶状物质。
这种凝胶状物质除了拥有极为坚固的结构以外,还可以有效减轻开菊兽的体重,同时对外力进行缓冲。
这也是为什么开菊兽可以在海水中游泳,并能够和巨型机甲激情互殴的原因。
那层角质装甲,范逸明并不在乎,再强也强不过他的鳞片。
但是特殊的凝胶物质,反而很吸引范逸明的注意。
他所拥有的超韧金属磷具有一定的动能吸收,甚至还可以将动能转化为能量。
但这个动能吸收是有一定阈值的,一旦超过,依旧会对身体内脏器官造成损伤。
如果添加上这种特殊凝胶,能够大大减缓冲击力。
为此,范逸明将这种凝胶称为冲击吸收凝胶。
其内部蕴含着一种特殊的分子结构,根据特性可以将其命名为吸震聚合物链的分子构成。
这种分子具有高度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够在受到冲击时迅速伸展并吸收能量,随后缓慢释放。
其中包含多个“能量吸收单元”,而每个单元都能像弹簧一样工作,在受到外力时压缩并储存能量。
组成的基因也是极为复杂,包括合成合成酶基因、组装蛋白基因、链延长蛋白基因、凝胶形成调节基因。
理论上来说,一旦范逸明融合了冲击吸收凝胶,再配上他本身的鳞片,起码可以吸收80%的冲击力。
这数值已经是夸张到极限了。
除此之外,开菊兽的副脑也是值得借鉴。
范逸明体内就存在多个副脑,但这些副脑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和存储信息。
并没有像开菊兽一样,主副脑分工合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一些只需要本能反应的动作交由副脑执行,会使反应速度加快,极大增强神经反射速度。
缺点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中,过于本能反而不是件好事。
比如人类在看到危险事物时,大脑就会本能的分泌激素,就像一些人在遇到高压场面的时候就会两股颤颤一样。
思考了一下,范逸明只是稍微学习一下开菊兽的副脑结构并没有将其融入到自己体内。
他现在的神经反射系统依旧优秀,即便是增长到百米,照样不会削减多少。
没有必要再去进行更改。
不过,范逸明也不是说就没有融合,而是将其添加到虫群单位上。
这样做可以大大提升虫群单位的战斗力,而且还不需要增加成本,确实是个好选择。
完成这两项融合,接下来第3项就是范逸明一直心心念念的超远距离连接。
之前就已经提到,先驱可以在极遥远的距离外掌控开菊兽的动态。
尽管不能够像操纵玩具一样实时掌控,却也能够接收相应的信息。
虽然不知道先驱的星球距离地星多远,但起码也在二十光年以上。
要是再近一点,以先驱的科技真没必要开虫洞,直接飞过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