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老朱怒斥崇祯(2 / 2)
朱元璋沉思说道。
“谢陛下。”
众臣子起身。
等大家都起身后,老朱才缓缓开口说道:“自朕创建,大明到今天,已经历经二百七十六年国祚。”
此刻奉天殿内早就安排了音箱。
朱云峰也拿了个小麦克风别在了老朱胸口处。
声音洪亮,即便宽阔的大殿,亦是能让下方数百名官员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历朝历代,国家兴衰,都逃不过三百年左右岁数,大明也不例外。”
老朱继续道:“二百七十六年,朕子孙后人没有软弱,选择自缢殉国,朕勉强有个欣慰,本也该足够了,不应该再下凡插手凡间事务。”
“然而!”
说着他话锋一转,从椅子上站起来,到了台阶处,看着下方群臣语气严厉道:“然而若江山依旧是汉人坐,哪怕是那李自成的大顺,也是无妨的事情。”
“可朕看历史长河,亲眼见到了未来江山被关外的满清建奴所得,还是当年朕收留的建州女真后裔,那瞧得朕是愈发愤怒。”
“朕当年驱逐胡虏,恢复了咱汉家衣冠,移除的是故元人带来的习俗,恢复的是咱们汉人的礼仪。”
“到头来,江山再次为胡虏所得,又要削发剃头,又要穿胡虏衣裳,毁我汉家基业!”
“朕不甘!”
“朕很不甘!”
“朕看到那些胡虏杀戮咱们汉人无数,还有无数汉人败类走狗为他们效力,帮他们行凶。”
“朕恨不得杀尽天下建奴,杀尽天下这些为建奴做走狗的畜生。”
老朱语气已经越来越冷。
下方群臣甚至已经能够从他的话语当中感受到一股恐怖的杀意。
不管是杀气还是杀意这种东西本就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但当一个人的眼睛和表情近乎冰冷到发寒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让人觉得化为了实质。
“所以朕来了。”
老朱在台上缓慢笃步,犹如雄狮般看向下方继续道:“朕来了二百余年后的世界,除了要杀尽该杀之人,也是要找一找江山为什么败亡,看一看,到底是谁害了朕的天下。”
“崇祯帝朱由检只是能力不行,无能庸才,只有勤政和风骨。他不能承担起责任,也不能挽救大明江山于水火,他自是有过错,而且要承担很大过错。”
“然追根溯源,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他一个人身上未免有失偏颇。”
“朕看到满朝文武,多有在江南有田地者。你们为不缴纳赋税,与当地官员勾结,将三饷税赋强加在平民百姓头上。”
“你们为一己私欲,想尽各种办法从百姓手中抢夺土地,造成不知道多少人无家可归,沦为流民。”
“灾荒之年,朝廷好不容易筹措了一批赈灾粮食,到了灾民手里,已经剩下不了多少。”
“难道这些全都怪在皇帝头上”
“但崇祯,朕还是说你无能,说你有很大过错,你知道为何”
老朱目光看向下方的朱由检。
朱由检此时已经被说得埋头沉默,面对老朱的问话,只是摇摇头道:“孙儿不知。”
“因为你愚蠢!”
朱元璋呵斥道:“愚不可及,你看不到是谁在骗你,看不到满朝哪些是实干的好官,哪些是只知道贪墨与欺骗你的蠹虫。许多像孙传庭、卢象升这样的忠诚官员,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结果你却反而对他们有所怀疑。卢象升都战死沙场了,你还听信一个阉人的谗言,以为他临阵脱逃。孙传庭差点病死,你还要把他缉拿下狱,朕怎么有你这样愚不可及的后人子孙”
崇祯默然道:“时局复杂,何况人心隔肚皮,谁能知道他们是真是假祖宗看过未来,知道他们忠。但孙儿肉眼凡胎,辩不得忠奸。”
“可这不就是你不会识人的过错吗”
朱元璋反问道:“害忠臣,信奸臣,莫非不是昏君之事所以你为何还觉得自己冤枉觉得都是群臣的错,你没有错”
崇祯愣了愣,最后喟然道:“是孙儿的错,孙儿知错了。”
“你错了呀。”
朱元璋长叹一口气:“勤政不代表不昏庸,你想力挽狂澜的心是好的,却把事儿办的糊涂,办得糟糕。除了这个之外,你知道朕最觉得你愚蠢的地方是什么吗”
“孙儿不知。”
崇祯老老实实答道。
他这个皇帝一辈子当得糊涂,临到死了都想不明白国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朱元璋摇摇头道:“你最蠢的地方还是没看清楚时局,江南豪绅隐匿田产,逃避赋税,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满朝贪官污吏,家财无数。李自成在京城拷打官吏富户,得银上千万两,你自己去募捐,连二十万两都凑不到,还看不清楚其中本质,真是妄为人君。”
后世说李自成搞到七千万两,这自然是谣言。
事实上拷饷却有其事,但数量上没有具体记载,基本上官员给钱往往在一万两左右,富裕点就是十多万两,最有钱的是崇祯岳父,五十二万两。
当时在京官员约三千人,加上各类勋贵、太监等其余达官贵人,被拷饷者至少在五六千以上,有一千六百人被拷饷致死。
然而要注意的是,看上去五六千人拷饷,平均每人交个一万两白银,似乎可以凑到七千万白银的总数。
可实际上官员都是流官,没有京城人士,他们最多在京城置办房产,贪的钱也都送回老家搞田地。比如徐阶这个大贪官,贪的钱全送回家里,搞得家中田产四十多万亩。
所以这些人别说七千万两,就算七亿两的总资产甚至可能都有。但那是总资产,现银是不存在七千万两的,搜到一两千万两就是极限。
因而七千万两纯粹是没有史料支撑的胡扯。
只是即便如此,贪官们宁愿把钱送回老家置办产业,或者藏起来最后被李自成搜刮走,也不愿意捐赠。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人人利己,丝毫意识不到国家即将灭亡的危机。
崇祯已经察觉到了,可他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灭亡,只想着募捐,从未想过学一学李自成,杀尽江南那些蠹虫,搜刮搜刮满朝贪官污吏。
“有的时候,当君王不止是要仁,还得学会拿刀子砍。”
老朱叹道:“你除了会觉得那些为你办事的人办事不利,把他们杀了以外,又真正杀了哪些在毁坏大明根基的虫豸这才是你最愚蠢的地方啊。”
崇祯回过头,看着满朝文武,本来眼眸中流露出的是杀意,但霎时间又化为茫然。
听了老朱的话他才明白。
自己杀错了人,也保错人了。
贪官污吏没杀多少,害死的忠臣却是数不胜数。
可现在朝野当中哪还有什么贪官
或许有。
但他们后来都殉国了。
投降的那些人都被朱棣杀干净。
自己。
又该去恨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