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分班(2 / 2)
然而,在当今的学生群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局限性思维,认为只有选择理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这种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选择,使他们忽视了文科的重要性。
然而,陈奕辰正是出于对自身兴趣和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他认为文科更适合自己的长远规划,并没有被传统的思维模式所束缚。
在高一18班,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决定选择文科方向,其中包括陈奕辰、温可人、段思思以及以方敏为代表的四名体育特长生,他们中只有方敏是女生,另外3名都是男生。
此外,还有几名学生确实对文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也选择了文科方向。
今年一中的高考升学率超过了72%,一本率不足30%,而重本率也不足10%,清本大学也没有一个。
这也确实说明了他们小镇对于教育资源的匮乏。
林岚所就读的二中升学率刚刚达到50%,这与全国的平均升学率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升学率统计不仅包括了普通高中的录取,还包括了林岚考取的大专院校在内。
因此,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有一半的高考生面临落榜的现实,他们将无法继续读书深造,不得不进入社会开始打工生涯。
而类似像林洋的四中,升学率不到30%的高中也是大有所在的。
到了后世,通过国家政策对于这些落后资源或地区的帮扶,以及对大学的相关扩招政策,包括逐年降低的出生人口比率,全国的高考升学率将突破70%。
随着今年高三学子的离校,时间来到了6月中旬,一中在对所有文科班的学生进行整合后,重新进行了分班。
这次分班将学生分为了六个文科班,其中包括两个被称为火箭班和4个平行班。
这些火箭班不仅汇集了优秀的学生,还配备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在文科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陈奕辰所在的文科2班刚好有温可人、段思思和方敏在内的几名体育生,还包括一名叫陈盼盼的女生,他们的成绩基本上能确保本科录取。
而孙茜茜一直希望和陈奕辰同班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她被分派到文科1班了,现在小姨文慧芳已经晋升为江城市教育局宣传办的主任,她的严格家教不允许自己任意妄为调换班级。
陈奕辰在文科2班的班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年女教师,她姓刘,教语文,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关心。
在分班后的第一天,刘老师就给学生们强调了文科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要对文科充满信心。
她告诉学生们,文科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政治和文学,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极其宝贵的。
在新班级里,或许都是从高一18班而来,陈奕辰和温可人、段思思以及方敏等人的关系也更为亲密一些。
他们坐在一起并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与此同时,孙茜茜在文科1班也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