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婚事(1 / 2)
“是!长兄,我想去军营!哪怕做个小兵卒,我亦愿意!”
楼琳从楼彧的话里,听出了些许松动。
他与楼彧几乎如出一辙的狐狸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有希望!
长兄愿意帮忙!
楼琳进一步的表示,“长兄,我不要特殊照顾,我只需要有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即可!”
“我是楼氏子,与长兄一样,都是三岁起就开始习武!”
“楼氏先祖们留下来的兵书、手札等,我早就熟读,并时常温习。”
“……阿兄若是不信,可亲自考校!我若不堪,阿兄便不必管我!”
说着说着,楼琳便有些急切。
为了进一步的拉近关系,他索性亲昵的称呼楼彧为阿兄。
楼彧眸光一闪,“阿兄”二字,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叫的。
这世间,只除了阿姮,再无第二人可以这般唤他。
楼琳年纪小,却是真的聪明。
或许是天性敏锐,又或许是太过关注楼彧,没有错过他的一丝一毫情绪波动。
当然,有可能是楼彧故意露出了些许“破绽”。
毕竟依着他对于表情管理近乎完美的境地,楼琳是不可能察觉到他的异样的。
不管什么原因,其结果就是,楼琳觉察到了楼彧的不快。
阿兄不高兴了?
为何?
明明刚才他还对自己释放出了些许善意!
楼琳的大脑飞快运转着。
他拼命将自己刚才说的话回想了一遍,并逐字逐句的咀嚼着。
然后,他似乎发现了问题。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测,楼琳试探性的补了一句:“大兄,我是真的想要去军营,不管有着怎样严苛的考核,我、我都要去!”
楼彧看向楼琳,笑意染上了眼底。
果然是个聪明人,敏锐、谨慎……值得培养。
楼彧满意了,快速收敛起所有的情绪,还是那么的温润、和煦,标准的君子做派。
楼琳再次敏锐的感知到楼彧的细微变化,他内心暗暗苦笑:还真是称呼引来的麻烦。
他这位长兄,不管表面上是怎样的和蔼可亲,似乎也愿意照拂弟妹,但他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把安国公府上下当成至亲。
楼琳倒是能够理解楼彧,楼彧原本是父亲的庶长子,曾经亦是被父亲当做唯一的继承人培养。
但,因着嫡母进门,他就从骄子沦为弃子,还被过继出去。
过继给一个死人当嗣孙,身边没有亲近长辈照顾、扶持,孤苦无依的过了十多年。
一身的武功,被逼着放弃,转而做起了清贵的文官。
这桩桩件件,随便一条都足以让人心生怨怼,而楼彧全都占全了!
他,如何不恨?
楼彧没有报复安国公府,还愿意帮扶他这个嫡出的弟弟,就已经是他足够宽厚、善良了!
所以,楼琳对长兄,有同情,有愧疚,亦有感激,唯独没有厌恶、憎恨。
他们是嫡亲的兄弟,本就该守望相助。
长兄不与他们亲近,不是长兄的错。
自己作为弟弟,敬爱长兄,感恩长兄的付出,他日定要多多回报。
其他的,随缘吧,楼琳绝不强求。
“好!我知道了,我会给你安排!”
楼彧对楼琳愈发满意,至于楼琳所说的什么“小兵卒”,楼彧根本不会去听。
安国公府再没落,楼琳也姓楼,是上柱国大将军的楼,也是他楼彧楼含章的楼。
楼氏子,进入军营历练,岂能只是个小兵卒?
唔,先去千牛卫吧,给个副尉的散官,剩下的,就看楼琳自己的努力了!
楼彧嘴上没有明说,心里已经给楼琳安排了前程。
他又看向楼琅,还是一派好兄长的模样:“阿琅呢?你是陪着阿琳一起来?还是也有事儿找我?”
楼琅见长兄笑容可掬,宛若自己想象中的好兄长模样,原本还有些忐忑,瞬间得到了安抚。
她扯开嘴角,没有客套,直接说道:“阿兄,我也有件事想请阿兄帮忙。”
楼琳有点儿着急,好想提醒单纯的傻妹妹:阿妹,可不敢乱套近乎啊。
长兄是长兄,绝不是阿兄。
我们孺慕长兄,可我们存在本身,就是长兄心底的一根刺。
作为拥有父母所有宠爱的既得利益者,还是不要在受害者面前彰显自己的幸福了。
因为我们的幸福,就是对方的不幸。
楼琳年纪小,但因为有个菟丝花亲娘,以及“父母是真爱,儿女是意外”的宠妻狂魔亲爹,他格外早熟。
在某些事情上,他甚至有着远超成年人的成熟、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