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我平生不喜与人辩论!(2 / 2)
“律法不允许改变本质,这是朕的根本意思,”嬴政明确告知在座的众人,“法家思想,是大秦的立国之本、强国之术,也是约束天下所有人的标准。故此,任何时候,法家都不可能彻底离开,朝廷本身就是法家的象征,岂能舍弃法家”
为了一个明显有争论的或者很无聊的话题,去争论好几天甚至准备几十天去和也知道双方都是错误的人进行辩论。
你一个奴隶出身的人,能跟我一家夫子辩论,那会提高你的地位。
邹衍这下看出来了,皇帝对江白的信任的确超过对所有人。
这时,叔孙通看出了皇帝的不耐烦了。
邹衍大喜,提醒嬴政:“墨家钜子,对大秦可并非很友善。”
这是个不好糊弄的人啊。
原来你们也在乎
于是道:“孔鲋是什么人朕不知,太傅还没有亲自去考察过呢。”
他原本以为邹衍是个有大局观的夫子,这次一看大失所望啊。
邹衍看看全新的饭菜,又挑了个毛病。
话题回到五德终始说方面,邹衍请求与江白辩论。
邹衍又是一惊。
这个皇帝不但霸道,而且极其明智。
邹衍不由默然。
辩论,那是他上大学时期就不屑去做的事情。
到那时,我只找你的漏洞而不谈五德终始说,就不信不能打击你的地位和权威。
他赞同的是天人感应,然后天子和天道的沟通需要他们这些阴阳家。
家所用的挑拨离间之计对于邹衍这样的夫子来说简直是熟练的不能再熟练的社交手段了都。
这就没法让他从中用言辞来挑拨离间了。
不要以为这些阴阳家就不懂家的手段了,这些人标榜自己是哪一家哪一派,实际上他们对别人的理论学说极为了解而且还有自己的看法。
嬴政却道:“太傅是要做出大事的,参与那些无聊的辩论有什么意思那是你们的事情,太傅总揽天下大权,他只需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和你们一样成为一家宗师。”
“不能让皇帝对夫子产生不信任和厌恶。”叔孙通立即起身,询问孔夫子的后人的待遇和安排。
嬴政看出了叔孙通的用意,心里暗暗地笑了。
尽管让他们造反,朕要是在乎就不是太傅称赞的千古一帝甚至万古一帝。
当然,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表面理论体系,真正的用意还在于谁掌握了对道理的解释权,谁掌握着对权力的解释权。
“何为有一个重点”嬴政淡淡道,“建立律法以约束天下人心,那就是法家的重心。但若教化民众并提高全秦国的文化素质,你比得上人家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至于对工匠与科技,你阴阳家与儒家,加起来比得上人家墨家”
这在他看来是对江白的帮助。
得到邹衍试图找他进行公开辩论,讨论新五德终始说的优劣的时候江白正好在想诸子百家“争鸣”的事情。
诸子学说的确需要辩论,但他不是辩论之人。
他也不喜欢去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