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宋歌行 > 第136章 西夏又搞事了

第136章 西夏又搞事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现在只有狄青一人回朝了,范韩二人还在交接工作,没想到西北发生了这事,还把老范拖延了。

“走吧,进宫处理这事去。”

赵昉满脸不爽的叫人来更衣,并对王中正说道:“去叫杨畋去崇政殿,孤在那等他。”

王中正应声而去,明白自家主子真生气了,不然不会直呼其名的。

杨畋正是麟州杨家当代家主,杨文广的族弟,麟州杨重勋的曾孙,麟州杨家将第四代。

明道二年进士及第,字武叔,母亲是慕容家的,赵昉爱妾慕容霜华的姑祖母。

杨家跟慕容家联姻其实不少,杨文广的妻子也是慕容氏,这上文说过,正是历史上穆桂英的原型。

麟州杨家正是在杨畋开始,逐渐退出军中,其父杨琪还是麟州知府,兵马监押、供备库副使。

杨琪死于八年前,七岁就恩荫入仕,也正是他注重子女从文教育,一生跟文官亲近,他的墓志铭都是欧阳修写的。

可见他已经完全倒向文官集团了,而且他最被人称道的是一生举荐两百多人为官,仅有三人后来犯错。

当然他年少丧父,应该是他不愿再从军的重要原因,恐怕杨家的绝艺,他都没学过。

父祖两代都是三十多岁就去世,还不是因为常年征战的原因,而他活到七十三岁。

至于杨家为何是弟弟继承,而不是作为兄长的杨继业这一支,这要说到杨继业当初可是过继给刘家了。

北汉刘家是杨继业服务的对象,一直到他归宋才改回本家姓氏,而他弟弟则早就跟随赵匡胤了。

兄弟两甚至在战场对峙过,各为其主,杨重勋也不是软脚虾,多次阻击契丹增援北汉,宋太祖当然信任他,让他接管麟州杨家。

他的儿子杨光扆,跟折御卿一起多次击败契丹人南下,功勋并不比杨延昭少,只是两代人都英年早逝,因此后人忽略了麟州杨家。

当然杨延昭出名,还有后世杨家将演义等小说的演绎,让后人主动忘了杨家将真正的一脉在麟州,而不是所谓的天波府。

“爹爹,范相公年纪大了,儿臣建议河西三州另派别人去主持。”

来到崇政殿,赵昉见完礼就直接开口道。

赵祯望着他道:“是守忠告诉你的吧,我就知道这事瞒不住你,正在跟相公们商议呢。”

两府大臣也不说王中正擅自泄露消息,都知道那是太子的心腹,不告诉才是怪事。

庞籍问道:“殿下可有人选刚才诸位大臣商议,让臣去主持,殿下觉的如何”

赵昉白了他一眼道:“庞相自己不知道自己吗,你比范相还大两岁,虽然身体比他好,但也要考虑到培养继承人呀,总不能凡事都要老头子出面吧,那以后你们不在了,大宋靠谁去”

庞籍今年七十岁,本来就决定好了,今年转到参知政事再干几年就致仕,主要就是为了把关培养接班人的。

被赵昉说的笑了,点点头道:“那殿下推荐人选让臣等商议一下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