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315章 优势

第315章 优势(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另外两千七百人不论是种田还是打仗,亦或是去做工,都可以产生价值。

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代表着同样人口下可以有更多的人力资源。

同样一万万人口,宋国用蒸汽机,只需要五千万人口便可以完成耕种与生产,而元国没有蒸汽机,需要八千万人耕种与生产。

凭空多出来的两千万全部拉出去打仗,就问你元国怎么打

这就是优势!

“如假包换。”李祥之转头看向蒸汽机,道:“只是尚未完全成熟,多有故……”

话未说完,只听蒸汽机上砰地一声,无数蒸汽窜了出来,飞轮立刻停了下来。

“故障颇多,有待改进,尤其是密封性。”李祥之无奈地说道。

李庭芝问道:“陛下,密封性如何解决”

“橡胶。”赵昰回道:“朕派船队去东洲,其中必寻物种便有此物,想来再有一二年便有结果。”

“培种种植三五年,正好完善蒸汽机,待十年后,伪元便成癣疥之疾。”文天祥乐呵呵地说道。

“只是如此利器,陛下如何用在此处”陈刚中问道。

李祥之抢答道:“陛下旨意,机器之数量,取决于铁矿之产量,因此先用于开矿,只要煤铁足够,机器自然是应用尽有。”

“陛下圣明。”众人拜服。

宋朝人的脑筋很灵活,只要是能赚钱的都愿意干,并不会嫌弃蒸汽机的动静大,所以只管造。

但是制造蒸汽机除了关键的橡胶,还需要大量的钢铁,同时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燃料,仅凭人工采矿是满足不了这个需求的。

于是,皇帝降旨,第一台成品蒸汽机用于采矿,并且第一批蒸汽机都以此为用。

火车、铁甲船都往后靠,一辆试验性质的火车动辄二三十万斤铁,加上铁轨则要百万斤,抵得上钟山铁矿两年产量,实无必要。

待蒸汽机使用,钟山铁矿年产铁变成千万斤,自然可以从容造车船。

众人围着李祥之问七问八,很快把他掏干净后,记住了关键难题——密封。

这台机器的密封用的是桃胶和鱼胶的混合物,效果只一般,还不耐用,而且价格高,勉强应个急罢了。

“陛下,东洲舰队一直未有消息传回,臣以为为策万全,不妨加派两只舰队前往。”李庭芝说道。

“臣附议。”众人应下。

不止是为了橡胶,也是为了皇帝说过的高产量粮食物种。

国家耕地是有上限的,耕地的产出也是有上限的,一亩地能多收几斗粮食,就可以多养活人口。

人口就是国力,人口多自然大占优势,所以红薯与玉米的意义不逊色蒸汽机,最起码在新的杂交粮种出现之前是如此。

赵昰略略考虑,道:“战事紧张,海师船只勉强应付,便加派一支舰队罢,配置同前。”

“枢密院必定全力配合。”陆秀夫当即表态。

增强国力是根本,确实比一件新武器更加重要,别的不说,就说蒸汽机取代水力用于车床,可以更快更稳定地出枪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