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没有信任基础(2 / 2)
四川虽然残破,但是地理位置摆那呢,若是真的回到宋庭手里,长江防线就稳了。
至于汉中不割,可以理解。
元军反复攻略四川时,掳了众多百姓至汉中,如今的汉中已经恢复了元气,元庭舍不得割让。
且没了汉中屏蔽,关中不稳,从防御角度考虑,也不能割让汉中,所以宋庭上下没指望汉中,只咬死了四川。
“我需要禀报中枢决断。”胡三省回道。
孟祺说道:“大元诚意十足,愿宋国以天下万民计,早做决断。”
“必然。”胡三省回转,快马报信后得到了一个字“谈”。
四川的地理优势太大,能兵不血刃收回,长江就安全了,可以集中精力攻略汉水与淮河。
大原则定了,细节又产生了争议。
按照宋国的行政区划,江油、剑阁、阆中等地属于利州东路(汉中盆地),元庭不愿意交割,而这些地方是四川门户,宋庭同样想拿在手里,因此不让。
于是,正月过了,双方还在僵持中。
“宋国毫无诚意!”孟祺指责道:“地理区划乃是尔等所为,现在却以此说事,若尔有诚意,何以至此”
“门户之地,如何能操之人手”胡三省说道:“鞑虏素无信义,国朝岂能不防”
“实乃尔等启衅!”孟祺说道:“按约,金国灭亡后各回国内,尔等却兴兵进犯,实乃违约!”
胡三省嗤笑道:“金国势大时,尔等便兴兵来犯,盟约既定,双方并未约定中原归属,国朝出兵取之有何不可反倒是尔等以此为借口再次兴兵,实乃无信!”
这种事情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根本没法掰扯,只是当下谈不下去了,消磨下时间也好。
两人各自施展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过,两人估计是谈不下去。
没有信任基础啊。
就算合约签了,怎么执行又是一个问题。
就算双方真的履约,又如何保证对方不破坏合约呢
没人能够保证。
宋蒙全面开战是在端平入洛失败之后,但是初次交手可是在宝庆三年(1227)。
当时,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派人送两块金牌到南宋四川制置司,胁迫南宋臣服蒙古,同时派了一支骑兵进入宋境以炫耀武力,这才是宋蒙之间的第一战。
结果是蒙古人确实炫耀了武力,也见识到勒宋国的拉胯,才有后续的全面南侵。
这几年,宋军连战连捷,确实颠覆了弱鸡的印象,但是强敌更加令人忌惮啊。
双方不欢而散,孟祺回到临淮后,就要把今天的谈判过程上报,并且建议取消谈判,全力备战,然而奏折还没发出去,元庭来使。
“陛下敕令,南人无信,趁和议之时再起战事,着令使团回转。”
孟祺一惊,连忙追问详细。
与此同时,胡三省也收到了消息,当即收拾行李回承天府去了。
没必要再谈了,因为就在元宵节前,宋军海师全歼了渤海湾里的元军水师,并且对直沽口进行了炮击。
这种情况下,忽必烈要是还能虚与委蛇,那就不是雄主,而是熊主。
最重要的原因是,元军不是单方面挨揍,而是进行了还手并取得了一些战果,让元庭上下看到了反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