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崇祯的顾虑(1 / 2)
第167章 崇祯的顾虑
只是当看到满桂请求直接从大同采购米豆盐铁运往归化城,与林丹汗完成交易的时候,崇祯犯了难。
不说自己才下达“尽革其赏”的圣旨没多久便已经与多罗特恩赏互市,如今要是再次特例互市,难免在天下臣民心中落个言而无信、朝令夕改的印象。
倒不是完全出于面子考量,而是这一次要是再准了满桂,那同样挨着蒙古的其他九边重镇的总兵,要是也提出同样的要求怎么办
准,还是不准
若是统统准了,自己的“尽革其赏”岂不是名存实亡,彻底沦为笑话
而且崇祯也十分担心,那样一来的话,刚刚才端掉通敌的八大晋商,这边再冒出来个九大军商,那就不是能轻易端掉的了。
毕竟毛文龙都可以走私辽东,袁崇焕当初也曾私卖粮食给喀喇沁,只是崇祯可以理解袁崇焕当时这么做是为了拉拢喀喇沁,于是当做不知道而已。
既然毛文龙和袁崇焕都可以,那么其他军镇总兵难道就不行吗
但是崇祯早已经从王安哪里得知了满桂的为人与原本的结局,所以对于为国战死的忠臣良将心中不禁偏向也有着一定的信任。
所以他相信满桂请开特例,必定是真的为了够买战马,加强大同军备。
不忍心驳回,也不愿意驳回。
忽然间,崇祯脑海中不知为何想起一件事,王安当初跟他聊起八大晋商的时候,曾经说过满清入关之后曾经在紫禁城召见把人,并将八大晋商册封为皇商,归属内务府管理。
虽然大明宫廷没有内务府,但却有二十四衙门和专门为宫廷采购供应物资的鸿胪寺。
自己何不也册封一个皇商,发给“差发”信物以宫廷的名义采购满桂所需物资呢
这样从表面上看,则可以当做是崇祯对林丹汗的赏赐,而非是互市。
当然,崇祯也考虑过直接用朝贡(贸易)的形式,与林丹汗交易,但是朝贡贸易也是互市的一种,照样打脸,其他九边重镇也可以要求让对应的蒙古部落进行朝贡。
但是崇祯自己给林丹汗“赏赐”,大家就没话说了吧!
当然,崇祯可以直接让满桂自己在当地采购物资,作为崇祯对林丹汗的“赏赐”,但是崇祯是个稍微有点“谨慎”的人,即便内心对满桂已经有七八分信任,却还是会担心满桂偷运违禁品给林丹汗。
但要是有个信得过,直属鸿胪寺的“皇商”,那就不一样了。
货款直接走鸿胪寺的帐,商人运什么货去大同就结多少银子。
即便是满桂私下掏银子,委托采购违禁品也不妨,找一个信得过的皇商就行。
万一满桂有啥不老实,人家也会直接告诉自己。
那么这个可靠的人上哪找呢
崇祯摸着下巴笑了,兄长成天开口闭口让自己投资做生意啥的,想必对于边塞贸易应该会很感兴趣吧
…………
那天崇祯离开之后,王安寻思着夏天到了,这煤栈生意虽然有着餐饮业的采购,但是终归是到了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