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歪曲经典的混账(1 / 2)
第153章 歪曲经典的混账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魏忠贤替崇祯抄了徽州盐商的老巢。
而且八大晋商的家底也在郑士毅的查抄钦点之中,据锦衣卫校骑带回的郑士毅消息回报,初步估计家底不会低于八百万两银子。
崇祯把这两件事情捂得死死的,一点不敢透露出去,虽然文武百官早就有所猜测,毕竟端掉整个徽州盐商集团动静不小。
不过外人绝想不到,徽州盐商居然会如此巨富。
虽然得到了崇祯的保证,但毕自严仍然犹豫不决,毕竟虽然隐约听说过纯真查抄了非洲盐商,也许此时内帑之中的确躺着几百万两白银,可是那样又如何呢
能够支撑九边重镇多久,一年还是两年
而且大明用银子的地方远不止九边,还有腹地各卫所、各级衙门、各地灾民、各地剿抚流寇,哪个地方不是张着大嘴要银子
见毕自严犹豫不决,似乎并不相信自己的样子,崇祯冷笑摇头,道:“怎么,连朕的许诺你都不信了吗”
毕自严赶忙请罪道:“臣不敢,请陛下恕罪!”
崇祯冷笑不已,心中对毕自严的感观顿时恶劣不少。
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亲口许下的承诺,毕自严居然还敢质疑!
不过这倒是崇祯错怪毕自严了,毕竟古今中外出尔反尔的皇帝多了去了,即便是崇祯自己也干过不少回这种事。
明明是他的主意,后面事情办砸了便又推给大臣,以此来维持自己的明君形象。
当然,站在崇祯的角度这也不算错,毕竟善于甩锅也是帝王心术的一种。
不过此时崇祯正是继位之初,雄心壮志之时,再加上荷包鼓鼓,压根就没法与毕自严共情。
冷笑了一会儿,财大气粗的崇祯直接问道:“如今九边欠饷缺额还有多少”
毕自严一愣,随即预感到什么心中不禁激动起来,在心中默算了一会,忐忑不安的回答道:“算上历年积欠的饷银,以及军功赏赐大约在一百二十万两上下!”
其实放在崇祯端掉整个徽商之前,远远不止一百二十万两。
只是这段时间崇祯到底是发了财,各地请求拨发欠款的奏疏,只要不是冒饷太严重的基本上都给清了。
毕自严之前对崇祯的承诺感到犹豫,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想着崇祯帝这段时间这么大方,即便内帑有些银子应该也的差不多了。
可是毕自严万万没想到听到一百二十万两的数字,崇祯依旧底气十足,大手一挥道:“王承恩,立刻从内帑拨一百二十万两到太仓库以充军资!”
王承恩昂首挺胸的走到崇祯身边,一边意气风发的斜睨毕自严,一边捏着嗓子故作云淡风轻的道:“奴婢领命!”
说罢看向毕自严,笑道:“毕大人,一会儿下了朝,还请做好接收的准备!陛下的内帑可都是十足成色的官银……”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