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诡计(1 / 2)
第41章 诡计
百姓们的日子也还没有到过不下去的地步,更加没有意愿去造反,想煽动一般百姓的难度是很高的。
至于灶户就不一样了。
眼前的马国用乃是徽商中最具实力的场商,不知多少灶户靠着他吃饭,想煽动他们不要太容易。
而所谓的场商,乃是根据食盐利益链条中的分工中的一环,也是最有实力的一环。
在纲盐法之前,大明实行的是开中法。
商人可以通过将粮食运到边关来兑换相应数额的盐引,这种被称之为边商。
后来朝廷又改为直接用银子就可以购买盐引,于是边形成了内商,内商又细分场商和运商。
场商就是直接在盐场跟灶户打交道,直接收购灶户余盐的商家,同时这些场商一般在官场上关系很深,不但可以直接收购食盐,还能通过与盐政官员的利益关系把控盐引。
这些人手中囤积着盐引,再转手发卖给其他盐商赚取快钱,所以又被成为囤户。
可以说是食盐利益链中,最有权势和财富的人。
至于汪福光这种便是运商,负责通过水路将食盐发卖到全国各地。
虽然有钱,但其实说白了就是靠着马国用这种场商吃饭。
因为只有马国用这些场商,才是真正把控源头的盐商。
也正因马国用是盐商中真正的实力派,在朝中的利益网络盘根错节,所以即便是寇慎这样的一府父母发飙,他也丝毫不惧。
甚至笑嘻嘻的道:“为了我江南百姓的福祉,草民也只好除此下策了!”
寇慎极力压抑着怒火,质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后果,魏忠贤是什么人!你以为几个灶户就能逼得他灰溜溜回京师么难道你就不怕魏忠贤调动大军进驻苏州,到时酿成惨剧你马国用就是我江南百姓的罪人!”
“哈哈哈!”马国用肆无忌惮的笑了几声,说道:“寇大人请放心,我等既然做下此事自然是谋划周全了的。”
汪福光也出言附和道:“我等早已经调查清楚,魏忠贤此次来江南只是带了几十个东厂的番子,并无大军跟随。我等也非是要与朝廷对抗,只是为了替江南百姓赶走魏忠贤罢了。”
马国用也说道:“我等来找大人,也不用大人做什么。只要到时候,大人的苏州府衙和吴县、长洲县衙的三班衙役不动,让那魏忠贤无兵可用,再一看民愤汹汹自然便灰溜溜回去了,这件事便算是做成!”
寇慎目光阴沉,“无兵可用你们别忘了苏州卫五个千户所,其中四个可都在苏州城!”
“哈哈,苏州卫乃是我苏州本土乡梓,断不会跟着魏忠贤危害自己的家乡,即便是苏州卫指挥使说话也不好使!”马国用闻言笑道。
寇慎一听就知道,马国用一定是提前收买了苏州卫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