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下人都是盐商(1 / 2)
第37章 天下人都是盐商
“这是当然!”王安说道:“灶户们闹事无非就是为了反对官府禁止灶户将余盐买给盐商,而形成灶户反对的主要原因便是盐商收购价格略高于官府,明显卖给盐商更有利些。”
“这也是盐商能够轻易煽动灶户的群众基础,所以只要瓦解了这一点,盐商再想要煽动灶户就不可能了。毕竟灶户只是为了多卖几文钱买米吃罢了,只要日子过的下去,谁会跟官府过不去,这不是脑子有包么!”
崇祯闻言不语,倒是王承恩说道:“可是自万历年间开始施行纲盐法,各地盐场几乎不收购灶户的余盐了,收购的正盐也只是供应宫廷及各级官员和军中使用。”
“这时候不说收购的余盐应该如何处置,单说收购余盐所需要动用的银子就没办法解决啊!”
王安呵呵一笑,说道:“魏忠贤不是去江南收盐税了么,这些收来的税收就可以作为收购余盐的启动资金。你想想,用盐税收盐,这几乎是无本的生意。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好赚的嘛”
王承恩继续道:“如果盐商也跟进收购价格呢”
王安翻了个白眼,说道:“咱们得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灶户明白官府并不会禁止他们自有售卖余盐。如果盐商也跟进收购价格,那么关于官府禁止余盐私自售卖的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嘛!”
王承恩顿时恍然大悟,不禁佩服的冲王安竖起了大拇指。
只是这时候,沉思许久的崇祯忽然说道:“这些盐商利用灶户的无知来攻击官府实在可恨,不知道要是兄长可有办法给这些无法无天的盐商一个教训”
王安看了眼崇祯,心道自己这个爱国的堂弟老毛病又犯了。
一提到国家、朝廷什么的,就跟和他有关似得。
王安笑着摇头,道:“我说贤弟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新上台的崇祯皇帝呢!”
崇祯和王承恩顿时脸色一僵,崇祯尬笑道:“兄长切莫胡言乱语,小心祸出口出啊!”
王安哈哈一笑,虽然并不在意,但是想到这个好堂弟刚答应注资入股购买煤矿,便也耐心想了想说道:“要说历朝历代最嚣张的就是这些盐商了,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却还要绞尽脑汁的避税、逃税。”
“要是按我说,干脆直接官府收回食盐的民营制,由官府专营!你们一个个赚的要死,却连一点税也不愿意交,那就一文钱也别交了,这生意也别干了!大家一拍两散多好!“
历史上的江南盐商,可以说是比出卖国家的晋商还要有钱。
有钱道什么地步呢
直接站在高楼上往江面撒金箔,只是为了逗妓女开心……
至于豪宅美妾、酒池肉林那直接就是常规操作。
根据后市人的计算,明代万历年间,扬州盐业的秦、晋、徽三帮商人,资本约为三千万两,而明末朝廷财政税收,最低时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六万两……
也就是说,单这三个盐商群体的总资产,就够大明收十年税的了!
而这还只是盐商财富中的冰山一角,还有一个数据能够大概反映出明代的盐商到底多有钱。万历以后盐法改为“纲盐法”,也就是朝廷只负责批盐引,其他的全部由盐商和灶户之间完成。
当时规定每引盐“批发价”六钱四厘,外加盐税三两、公使银三两,合计每引盐的官方“批发价”应该是六两六钱四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