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一切都那么火热(1 / 2)
第296章 一切都那么火热
从十三陵水库建设开始,很多得知消息的人们都自发的前来进行义务劳动,包括且不限于解放军官兵,各部司局级干部,中小学校,国外的大使人员,。
1月份正是冬三九,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可水库的建设工地上却是热气腾腾。
有劳动人民的汗水蒸腾,也有火热的气氛让这一片山地开始蒸腾。
人多力量大,是这个时候普遍的看法,可是这么冷的天气,好不容易挖开了两三米的冻土层,没多少时间度。
虽然大家的心气和干劲儿还在,可是项目进度的一直不顺利,除了.不远处突突突的几辆拖拉机。
不仅是王德明开过来的一辆,还有昌平县全县里仅有的十几辆拖拉机全部拉过来干活,王德明开过来的拖拉机带铲斗,可以铲土,县里的拖拉机后面连着耕犁,可以耕开冻土。
连着2月18号-20的春节期间,整个项目工地上没有停工,干了整整一个月,才终于把预定的坝上的表层清理干净。
这时候的领导们是深入一线的,也是要一同肩挑手提的。
很快京城的领导们也趁着节假日前来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工地义务劳动。
顿时工地上又多了很多独轮的小推车,挖开坝面后,需要对坝体进行增添黏土,再进行压实。
3月份的时候,京城周边的解放军轮番开拔到十三陵工地参加劳动,一下子来了几万人,顿时水库的建设大大加快了1个月的时间赶上至少2个月的土方挖掘量。
而此时的王德明却坐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
真大佬组织研究开会讨论多次,对能够从苏联进口大量拖拉机是十分赞同的。
但是唯一就两字:没钱!
不是现实意义的钱,而是国家也不知道用什么土特产来与每年能够进口的几万辆拖拉机和汽车进行交换
中国解放前最传统的出口产品也就是生丝,传奇富豪胡雪岩就是靠出口生丝成为豪富,也是从与洋人争夺生丝出口定价权遭受内外夹击后破除。
从那以后,中国的生丝出口就逐渐衰落,被小日本鬼子生产的生丝占有了大部分国际生丝市场,还在日本的大阪有着国际生丝期货交易所。
再有就是粮油,可国内的粮食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需要统购统销,油、也是如此。难道学习印度,甭管国内饿死多少人,一直是粮食出口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