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1 / 2)
到了晚上,竺云就把卖身契送到了听竹院。
卫菀当着萱儿的面烧了卖身契,调笑道,“这下好了,听竹院有喜事了。”
萱儿却哽咽道,“姑娘,我不想嫁,我想跟你一辈子。”
卫菀一脸郑重道,“这样啊,那好吧,明日就去推了那门亲事,”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萱儿羞得脸色通红。
卫菀示意咏梅拿出自己一早备好的匣子,“这是我给你的添妆。”
萱儿不好意思地接过,打开一看,是五百两银票和一套头面,各色钗环首饰,居然还有书画铺子的契书,满满一匣子少说也有七八百两了,在烛火下看着晃眼。
虽然贴身的丫头要出嫁,主子是一定会给些添妆的,但没想到会这么丰厚,一时间众人都安静了。
萱儿慌忙把匣子放桌上,“姑娘,这太贵重了,小富人家的嫁妆都没这么多,还有这书画铺子,我爹知道也不会要的。”
卫菀握了她的手,“前几年你跟我吃了不少的苦,这是你应该拿的,你要是不收,我可不让你嫁了。”她看着萱儿眼角落下的眼泪,“怎么还哭了?”她眨眨眼,俏皮道,“你是知道我的家底的,这五百两不算什么,你姑娘我可是个小富婆呢。”
“姑娘......”萱儿擦了脸上的泪痕,轻轻嗯了一声。
一边的双儿羡慕道,“姑娘,你也把我嫁出去吧,我也想要这么多嫁妆。”
“行行行,”卫菀乐了,“第二个嫁的就是你,反正你除了吃吃吃,什么都不会干,趁早嫁出去算了。”
咏梅和咏兰在一边暗笑,双儿臊了个大红脸。
到了第二天范清的生辰,卫菀和大夫人知会了一声,就拿着贺礼去了范家。
见到那副绣图,范清果然欢喜极了,一直拿着不撒手。
绯嫣在一边无奈道,“我的好姑娘,这样喜欢五姑娘的画也不能抱着睡觉吧,我帮姑娘挂在寝室中,成不成?”
范清羞红了脸,把画给了绯嫣,对着卫菀道,“你,你的绣工,很,很好。”
卫菀笑道,“要是没有你的画我也绣不出来呀?”
说完她四下里扫了扫,心里叹了口气。虽然已经知道范清在家里不受宠,只有姑姑管着,但没想到生辰日居然只有自己一个人,也是够冷清的了。想起自己,自从娘走了以后,她再也没有好好过生辰。
“我听说小西山的广玉兰花都开了,一大片的,很是好看,”卫菀出主意道,“不如我们去那里看花,放风筝去,怎么样?”
范清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看向绯嫣。
绯嫣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卫菀,笑道,“这主意也不错,我先去问问夫人去。我们家姑娘身子不太好,娘胎里带出来的气虚,所以平日里很少出门的。”
“应当的,”卫菀点点头,“要作出好画,就要看遍好景。于其在宅门里过生辰,不如去看看好景。”
绯嫣笑着应了,出了院子,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就折回来,“夫人说,多带点茶水点心,马车已经吩咐去套了。还吩咐库房拿了两只风筝。这蜻蜓风筝还是夫人还未出嫁的时候最喜爱的呢。”
“太,太好,了。”范清惊喜道,“我,我还,从 ,从来没有,放,放过,风筝。”
绯嫣看着含笑的卫菀,觉得自家姑娘所幸是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友。
到了小西山,果然一眼望去,山上都是迎风摇曳的广玉兰,鼻尖都是淡雅的芬芳。
爬上山找了一处有些空旷的地方,几人都微微出了些薄汗。
歇了一会儿,卫菀便开始教范清怎样放风筝。
卫菀手里的是蝴蝶风筝,范清手里的是蜻蜓风筝。
折腾了好半天,风筝才放起来。
湛蓝的天空中,两只风筝在天上并排飞着,乘着微风,飞得越来越高。
范清喘着气,额头出了些汗,抓着手里的卷筒,扯着嘴角笑着。她今天穿了一套鹅黄色的衣裙,款式轻便,看着就像一只小蝴蝶。
“啊,”突然她急道,“断,断,断了。”
卫菀扭头,看到高处慢慢飘落地风筝,还未反应过来,便看见范清跑进了花林中,急道,“范清妹妹,你别去追了!”
远处听到动静地绯嫣忙跑过来,“五姑娘,怎么了?我家姑娘呢?”
卫菀担忧道,“风筝线断了,她去追风筝去了。”
绯嫣啊了一声,焦急道,“这下麻烦了,我家姑娘不能没有人在身边的,会犯病的。”
“犯病?”卫菀一愣,“你不是说她只是气虚吗?”
绯嫣来不及多说,“得罪了,我先去追我们家姑娘去了。”绯嫣看着柔柔弱弱,没想到跑得还很快。
咏梅也跑了过来,“姑娘,这是怎么了?”
卫菀皱着眉,“风筝线断了,范家姑娘去追,跑远了,这迷路怎么办?”
“那我叫大家都去找找。”
卫菀嗯了一声,收了风筝,“我们一起去找找。”
那边范清跑进了花林中,看到风筝掉落的方向,没了影子,才惊觉自己孤身一人找不到回去的路。
她喘着气,寻着风筝掉落的方向走着,没想到走出了花林,看到山崖边一棵歪脖子树上挂着那只蜻蜓风筝。
她不由松了一口气,这是姑姑的心爱之物,可不能因为她丢了去。
范清走上前,低头看了一下山崖,百丈高的深度让她咽了下口水。
那棵歪脖子树就在崖边,好在风筝挂得也不远,应该能拿下。
范清蹲下身,努力探着身子伸长手,可是自己太瘦小了,手臂又不长,使劲儿伸还是差一点。
这时身后传来破风声,吹起了范清垂在身后的长发,她感觉后背一冷,转身看到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两个人。
一男一女,两人面对面站着,男子头上戴了纱笠,一身白衣,手里拿了一柄剑。
女子穿着绛紫色的衣裤,面容娇好,发丝迎风而飘,右手同样拿着一把剑,指着男子道,“你以为你躲到长安来,我就找不着你吗?韩昭,你到底愿不愿意娶我?”
范清睁大了眼,在她的意识里,从来不知道女子还能拿着剑指着男人问你愿不愿意娶她的。
那男子似是往范清的方向看了一眼,飘动的纱笠遮挡看不清面容,只听到他的声音,“赵姑娘,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