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千宠爱(2 / 2)
傻子也知道皇后饮鸩自尽,是为了撇清太子,估计这也是恒帝一直没有下诏书废太子的原因,他忌惮着这个儿子,同时又想引出他背后的势力一网打尽。所以才会尽量平衡几个儿子的势力,以期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这便是帝王心。但我总觉得,他要纳我为妃,跟这事没半点关系,难不成以为太子会为了我冲动逼宫,光是想想,就觉得是个天大的笑话。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要如此声势浩大地纳我为妃呢?
回去之后,就遇见恒帝,还带了刚刚摘下来的青茶,说是太子专门去城外摘的,学了炒茶,觉得有益身心,就写了方子,让人带了些进宫给他。“听平意说你会炒茶,见你制得花茶挺有模有样地,就拿过来让你试试。”
我翻了翻那堆绿茶叶尖,采摘手法很专业嘛,看来这太子真如刘卓所说,在以退为进制造无心政务的假象。见恒帝望着这茶满目笑意,心生疑惑,他相信了吗?
“这茶新鲜,气劲也好,虽没炒过北方的茶,倒是乐意一试。皇上一会喝一壶再走?”我浅笑着,撸起袖子,指挥四喜和福禄搭锅架火。因这个极为讲究火候,只是让福禄生了火,就自己搭了个矮凳在锅前坐着,一边照顾火,一边用手翻茶。
恒帝和太后在一旁看着,都有些紧张,太后不时侧过头去喊道,“丫头,你可仔细点手,别烫着了。”
我轻笑着,细细给他们讲解《茶经》上记载的各种炒茶的法子,最后总结道,“太后娘娘你胃中有寒气,要多喝红茶和花茶,绿茶要少喝,最好不喝。不过今天这茶呢,你可以喝上一杯。虽说不是亲力亲为,毕竟是第一次喝到这么新鲜的茶嘛。”
茶汤清新,刚刚炒出来,能撑到第四泡都不浑浊,证明这产地的茶,还算不错。成品茶出来了,特地让四喜去取了上次去西域商行买的玻璃茶壶过来冲泡,汤色匀绿,跟青瓷白底茶杯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太后笑道,“都说天家人会享受,哀家倒觉得我们都比不过秦丫头,连喝个茶,都有好几套讲究。听说喝岭南铁观音又是紫砂壶,又是功夫杯的,改日也给哀家泡来瞧瞧。”
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这些都是在青垭寺时,带我的静师傅教的。她说茶能静心,教我炒茶煮茶都是为了磨练我的性子。”
恒帝神情有些恍惚:“听说青州有种特制青茶名唤君子茶,茶叶能根根直立于水中,是不是原名竹叶青?”
“皇上怎么知道?”我有些惊讶,原本以为只有师傅知道世间有竹叶青这一说法。
“曾听一位故人提起过。”他喝了口茶,放下茶盅,递给我一块玉佩道,“听宫人说你觉得无聊,想家了就回去看看。”
我接过玉牌,惊讶得合不拢嘴。太后笑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也难怪,前后算起来,你进宫不到半年,此前又在太医院供职,进出宫都十分方便。这些日子在寿康宫,怕是憋屈着了。”
就知道是太后的意思,我跳起来,给恒帝行了一礼,“恭送皇上。”又抱住太后道,“我会给你带凤祥楼的金丝芙蓉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