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北宋亡国录 > 2、盛情接待

2、盛情接待(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作为馆伴使,赵良嗣的任务是,每天领着乌歇和高庆裔,在城中四处参观浏览。他们首先登上明堂,眺望御街街景。

明堂是宋朝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的地方,坐落在大庆殿东侧,宣德楼左掖门后边。这里原来是秘书省,政和五年(1115年),明堂选址于此。明堂自成一院,四周建有回廊,四边有门:北为平朔门、东为青阳门,南为应门,西为总章门。明堂前面的广场,就是东京城中心,东京最繁华之处。

他们四处眺望,只见皇宫大殿巍峨高耸,青楼画阁富丽堂皇。大街上,则是“雕车竞赛,宝马争驰;金翠耀目,罗裙飘香”。繁华的城市景象,令乌歇与高庆裔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赵良嗣还来带领他们参观了龙德宫、蕃衍宅,以及离宫艮岳等皇家建筑园林。

龙德宫是在端王府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宫殿,亭台楼阁皆临江而建,风光很是秀丽。宋徽宗在继位之前是端王,就居住在这里。几年之后,宋徽宗退位又回到这里。这座宫殿虽然位于外城,但通过一条夹道,与内城皇城相连。

蕃衍宅是皇子们居住的宅邸,位于景龙门外,距离龙德宫很近,是政和年间由童贯主持建造的。那时,宋徽宗的儿子们渐渐长大,“宜就外居”,于是,选择景龙门外这块地方,“辟以建诸邸”。当时,由于郓王赵楷最受宠爱,所以他的宅邸最为宏大。有人据此猜测,郓王赵楷将来很可能会取代太子赵恒。

艮岳是位于皇城东北隅的一座皇家园林,已于半年前竣工,工程共耗时五年。具体范围包括,景龙门以东、封丘门以西、东华门以北、景龙江以南。周长约六里,面积约为七百五十亩。该园林突破了秦汉以来宫苑“一池三山”的建设规范,将诗情画意移入园林,以山水创作为特色。艮岳以南北两山为主体,北山是主峰,名叫万岁山,山高九十步,是全园最高点。次峰叫万松岭,青松密蔽,葱茏苍翠。两峰并峙,列嶂如屏。山上罗列着太湖灵璧之石,雄拔崛峭,巧夺天工。全园建筑有四十余座,既有皇家风格的楼台轩馆,也有乡野情调的茅舍村屋。山水间处处点缀着奇花美木,树林中还放养着各种奇禽异兽。

艮岳初名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艮岳竣工时,宋徽宗亲自写有《御制艮岳记》。艮为八卦之一,方位为东北。

修建艮岳,是道士刘混康向宋徽宗建议的。刘混康认为,东京地势平缓,缺少山林泉壑,而且皇城东北方地势低下,阴气极盛,这样将会影响皇室后代的繁衍。其解决办法,就是抬高东北方即艮位的地势。

宋徽宗认为,刘混康的建议很有道理。宰相蔡京于是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建造艮岳。对艮岳的景观设计与施工建设,宋徽宗极为重视。蔡京、梁师成、朱勔等是主要负责人。园中奇花异石皆取自江南,所谓“花石纲”,就是为了建造这座艮岳。

龙德宫、蕃衍宅、艮岳等宫殿园林,给金使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对于东京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娱乐,他们也怀有极大的兴趣。

有天晚上,乌歇指着一座灯火辉煌的高楼,问高庆裔:“那是什么地方?如此豪华,真如仙境一般。”

高庆裔说:“那应该就是樊楼,东京城最豪华的酒楼。那里既有美酒,也有美女。”

乌歇被樊楼的美丽夜景给惊呆了。他很想进去瞧一瞧,开开眼界。

作者闲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