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北宋亡国录 > 3、达成协议

3、达成协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十几天后,赵良嗣终于来到皇帝寨,见到了金太祖。金太祖解释说:“咱们本已约好,我军西去攻打西京,你回去让皇帝起兵响应。可是,没想到我军中发生牛疫,死掉不少,无奈只好暂回。等到明年,咱再相约,一同进攻。我怕失信于贵朝,故专门派人去把你请回来,当面与你讲清楚,以免产生误会。”

赵良嗣说:“原来如此。再差一步,我们就登船渡海了。明年再相约也好。关于两军夹攻之事,我还有一些细节建议需要商谈。”

金太祖说:“今大计已定,细节之事,你去同郎君们谈吧。”

第二天上午,金太祖派粘罕和兀室来赵良嗣住处,商谈合约细节问题。

赵良嗣说:“两朝议约,关键要讲清楚具体含义,免得以后发生计较,造成误会。”

粘罕问:“有什么事需要明确?请明讲。”

赵良嗣于是列举了六条具体意见:

“一、将来举兵之后,金军不得过松亭关、古北关和榆关之南,免得两军相见发生不测;二、两国的具体地界,到时候再商量,暂且以古北关、松亭关以及东榆关为界;三、要约之后,不可再与契丹讲和;四、西京管辖的蔚、应、朔三个州,离大宋最近,我朝将来举兵欲先取此三州,其余西京、归化、奉圣等州,待金军抓获天祚帝后再作交割;五、两国方以义理通好,将来本朝取了燕京,你们却要系官钱物,这样做没有义理,可以除去;六、事定之后,应当在榆关之东设置榷场。”

粘罕仔细听完,回答说:“所言都好。但蔚、应、朔三州,恐怕阿适也可能跑去。那些地方,等到我兵马去后再作商量。系官钱物之事,确曾思量过。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除去。”

兀室说:“我朝皇帝亲自督战上京,并且把契丹的坟墓、宫室、庙像都放火焚烧了,已彻底斩断与契丹通和之可能,这些你都看到了。望你回去后,奏知贵朝皇帝,莫要像以前那样,忽然中间断绝。我听说,数年前,童贯曾率军到达辽国边境,后来空手而归。”

兀室文化修养很高,曾受金太祖之命创设女真文字,去年已颁布推行。

赵良嗣回答说:“这肯定是你们探报传言有误,郎君们莫要轻信。”

赵良嗣暗想到,上次伐辽半途而废,那么机密的事,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粘罕笑了笑,说:“如此甚好。今后,咱两家都不要与契丹通和。要联合夹击,互通音讯。为表达诚意,不久之后,我们也会正式派使臣,持国书回访大宋。”

谈判结束后,粘罕邀请赵良嗣一起去射柳和打马球。

所谓射柳,就是先将柳枝上部削去一段青皮,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将柳枝分两行插在球场上。接着,按照尊卑顺序,依次驰马拈弓射击削白处。能射断柳枝削白处,且能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能射断柳枝白处而不能接者,次之。没射断柳枝白处仅射中青处,或者射中而不能取断柳在手,以及不能设中者,为负。女真人每次举行射柳,“必伐鼓以助其气”。

射柳是一种将骑马技术与射箭技术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女真人很喜欢这项运动。射柳习俗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有举行秋季集会祭祀的习惯。秋祭时,他们将柳枝插于地上,策马驰射。

其实,宋人对射柳也不陌生。宋朝已将这项活动引入军事训练,甚至在举行阅兵时组织射柳。“折柳插球场,军士驰马射之”。

所谓打马球,就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唐朝时,马球很兴盛。唐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欢打马球,首都长安建有宽大的球场。比赛时,骏马上场飞驰,马尾巴都要扎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追击。

马球在宋朝也很流行,历代皇帝都很喜爱。马球在宋朝不仅仅是贵族运动,也是民间百姓的娱乐项目,还是军事训练科目。宋徽宗对马球运动的最大贡献是,组织成立了一支宫廷女子马球队。每到佳节,宫廷女子马球队都要举行公开赛,给百姓观赏,很受大众欢迎。

女真人以骑射见长,马球运动更是十分盛行。粘罕不仅是柳技高手,打马球技艺也相当高超。而赵良嗣是一介文人,对于射柳与打马球都很外行,这让粘罕有些瞧不起。

这天,金太祖在皇帝寨设宴,为赵良嗣送行。席间,一位美女翩翩起舞,给他们饮酒助兴。她舞姿飘逸,轻盈曼妙,一会儿像蝴蝶恋花,一会儿似睡莲初绽。

金太祖说:“你不认识这个女人吧?这是阿适(天祚帝的小名)儿媳妇,我让她过来给咱斟酒,让她看看咱两家是如何欢好。”

这女人是辽国吴王妃,出身贵族,嫁给天祚帝的儿子吴王,不久就被天祚帝霸占了。后来,她与宫中侍卫私通,被天祚帝发觉,幽囚在上京。金军攻占上京时将她俘获,送来皇帝寨,以供娱乐。

吴王妃款款走来,步履优美,含情脉脉。她手捧铜酒壶,依次给金太祖和赵良嗣斟满酒杯。

金太祖与赵良嗣把盏酬酢,兴奋地说:

“契丹这么大一个国家,都被我杀败了,我如今也算是大皇帝了。以前,契丹曾派人来要与我和好,就因为争兄夺长,以至于领兵讨伐。你们大宋是天朝大国,皇帝有道有德,将来我们要好好相待,谁也不要争做兄长。说来也是有缘,隔着一个大海,我们便能往来交好。我自出生以来不会说半句空话,今日既然将燕京许给大宋,假如日后燕京被我攻下,我也不留,也还给你们。”

赵良嗣被女真皇帝的真诚所感动,屡屡举杯敬酒。金太祖酒量极大,来者不拒,痛快畅饮。可赵良嗣不胜酒力,几杯下肚,便两眼迷离醉意朦胧了。

翌日,赵良嗣向金太祖辞别,重提燕京回归大宋之约定。金太祖再次强调说:“我既然答应把燕京之地割给大宋,就不会反悔。我在上京俘获了一个盐铁使,叫苏寿吉,他本是燕京人,现在我将他交还给大宋,就算作是我献给你家皇上的见面礼吧。”

赵良嗣请求带刘亮等六名小校一起回国,金太祖不答应,要留他们继续作人质。

赵良嗣离开阿芝川,又从辽东半岛乘船,跨海回到登州。登州知州王师中设宴为赵良嗣接风洗尘,并告诉他:“朝廷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蔡京已下台退休,现在宰相是王黼。”

这个消息,让赵良嗣感到很震惊。

作者闲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