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罗公反问鲁子敬,徐庶不许杨蔓菁(1 / 2)
第345章 罗公反问鲁子敬,徐庶不许杨蔓菁
老百姓在这个时代那都是被统治者,根本没有话语权,诸侯通知地方就是通过士族。
大士族断地方生产材料,通过土地债务,进一步控制着大量的地方百姓。
江陵的出现,对于江东来说影响太坏。
以前南方的士族没的选,只能依靠江东政权,孙权最大啊,想要活命,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听孙权的。
可江陵出现了,江陵先进,卫生好,政策好,百业兴旺,主公罗元还非常的开明,也就是规矩森严了一些,到了江陵士族就不能随便养奴隶,随便压榨百姓了。
但是只要听统军府的安排,好处还是不少。
比如陶氏这样的士族,在江东也就是给孙权养蚕种桑的家族,最多就是一个附庸,可到了江陵,摇身一变成了自主创业的家族了。
虽然不能在垄断高端丝绸这等生意了,但是可以教书育人了呢!
社会地位大大的提高,家族的出路远胜过在江东的时候。
那陶氏的人到了江陵能不拼命给罗元卖命么,只是因为到了江陵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们也很重要。
整个江陵有用各种产业,可以容纳那些士族发挥能力。
江东的地盘是比江陵大,但是说起产业,说到舞台空间,那完全不如江陵。
江东有什么产业,不就是衣食住行那些,主要还是种地,没有新产业去容纳那些士族,那些士族能有个屁的发展!
江东士族到了江陵,不用罗元说,他们也是有眼睛自己回去看的,在江陵无法当地主,但是可以经常,烧瓷,做白纸,做厕纸,有技术的家族可以和统军府申请。
罗主公扶持你,给你头子,发展产业,木工,铁器,营造都可以,就算是烧砖,你家烧的好,都可以扶持伱。
那些大大小小的江东士族到了江陵就感觉春天到了,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说,那便是江陵经济活跃。
更何况依靠长江的水利,江陵的物产可以运到江东的地盘销售,北可进入北方市场。
毕竟罗元是孙权的妹夫,曹操的女婿,天下最大的两大阵营,江陵货随便流动了。
江陵现在就是一个口岸,自由口岸城市,和香港的地位一样。这里现在是南北货物中转的地方。
只是看着关税,罗元就能过上美滋滋的生活。
这等好地方士族能不来么
罗元和鲁肃道:“这实在是不能怪我,他们觉得江陵好,所以就来了,江东不应该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为什么士族愿意来江陵而不是留在江东呢”
鲁肃无言以对,感觉很有道理。
士族愿意来江陵肯定是因为江东不好啊。
但是他不能承认。
“总之公启,不要再接纳士族人口了啊,吴侯已经有些恼火了,若是发怒就不美了啊”鲁肃好心道
“所以我给你韩玄方面的消息,这能让吴侯别生气么,说到底都是一家人嘛。”
你是这个意思
鲁肃觉得自己理解罗元的意思,罗元没想和江东交恶,用情报来弥补江东。
情报肯定不如人口重要,但是这可是罗元的弥补感觉发又不一样,罗公启什么时候和别人那么客气过了
之前那可是不服就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