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平淡人生 > 第210章 衣食住行

第210章 衣食住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清河乡李庄村,就是李清泉的老家。从盐城往东顺着国道走二十二公里,村子离国道边只有一百多米。刘一鸣当时应下投资李清泉老家的时候就是想起了后世的一次经历,当年他跟着家里货车在这边拉过一次蔬菜,从村民口中得知了一些事情。前世李庄确实是最先搞起蔬菜大棚的村子,当年盐城搞农业试点,李庄的村长借助是李清泉老乡的优势带着村民去银行贷了款搞起来的。这中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上级领导的关照,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多方受益,所以李清泉也在这件事情上获得了不少名声。

李庄最先只是种蔬菜,后面又在大棚里种起了水果,最出名的就是稷王西瓜。西瓜出名后有两年供不应求,全都发去了首都,连盐城都不给供应。刘一鸣就曾经为了吃到稷王西瓜专程开车到地头来买,前后跑了有七八趟,所以对这边的情况也算是有个大致的了解。李庄存的土地在国道南北两侧,南边的地以后都会成为大棚种植基地,北边的地却因为碱性太大近乎荒废。

“不去村里了,我们就在路边看看。”刘一鸣在国道边来回巡视了一番后又问:“吕县长,这边都是李庄的地?”

“大部分是李庄的,从那个拐弯往东就是杜家坡的地了。”这会李庄的村长正在村支部等着众人到来,吕志虽说是县长,对这边的具体情况肯定没有村长熟悉,还好刘一鸣的问题简单,要是再多问点细节他答不上来就难堪了。

“这片大概有多少亩?”刘一鸣已经有了计划,眼前这一片土地在前世都是蔬菜大棚,那他肯定照葫芦画瓢,照搬着来。在路边建设蔬菜大棚的好处之一就是方便运输,还有个好处是领导们也喜欢的,那就是展示效果。路过的看到大棚就会知道这里有新鲜的反季节蔬菜,口口相传也产生了广告效应。

“大概有一千五百亩。”吕志好歹也是做了工作的,要是问土质适合种什么他答不上来,这种大面上的问题还是知道答案的。

“一千五....三千万,那就这片吧。我计划先投资三千万把这一片都盖上大棚用来种菜和种水果。当然我这个钱不是白扔的,合作或者是给村民贷款都没问题,这就需要你们和村民协商了。”刘一鸣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蔬菜大棚的运作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和村里合作,自己投资然后村民出力,销售渠道自己找,以后超市和饭店的蔬菜供应也有保障。

“你不是要承包么?”吕志也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还没听说过有这么干事的老板。

“我承包了也得雇人干活,还不如和村民合作。当然要是村民都希望把地包给我的话我也没意见,我是觉得既然盖了大棚就该带着这边的人一起发财,我出钱他们出力,我保证他们每一年比往常赚的高好几倍。”刘一鸣可没计划把这个事情也抓在自己手里,最多是质量方面的监管和销售自己来做。这本就是利用人知窃取了本该是村民的财富,如果以后他们能自己做起来的话这部分的利益刘一鸣是会退还的。

“你要是这么想的话那我就和村民们商量商量,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毕竟大棚里的菜卖的贵,老百姓肯定不会反对。就是你这个投资不太好回本了,农业项目可不像其他,周期太长了,这三千万要是都砸进去没个五年八年我估计都见不到效益。”吕志倒不是在自黑,而是心里有其他的想法。

稷王县本就是个农业县,刘一鸣这次来投资,吕志想抓住机会让他建设一个农产品的加工厂,哪怕是个面粉厂,在政绩面前也很好看。近些年稷王县全县只有一个大型的国有面粉厂,其他都是些小作坊。

“不需要考虑我的回报问题,只要这片大棚能盖好我就有办法。”刘一鸣不操心这片地的菜卖不出去,以后盐城甚至省会都会从这里发菜,目前这点规模只是盐城就能养活的了。

“刘老板只是投资大棚么?不考虑其他行业?”吕志不死心的问道。

“其他方面我还没想法,先把这边的大棚搞起来吧。盐城我有几家饭店,两年内还会有最少三家超市,到时候需要的菜都会从这里拿。这就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销路。盐城以后人会越来越多,你们这边离得近,要是能先把这个行业占领,以后其他地方想再搞肯定发展不起来。

大棚可以保证一年四季都有青菜供应,现在人都慢慢有钱了,买菜也舍得花钱,现在盐城市区有二十万人吧,每天消耗的蔬菜这点大棚都供不过来,要是人口再扩大十倍,周围几个村就算都盖上大棚了都能消耗掉。”

刘一鸣的布局中菜篮子是必不可少的一条,一个地方的衣食住行每个方面都提高才会让当地居民感到幸福,衣服这项他可从没想从源头插手,姑姑的服装店已经开到了盐城,商场建好以后会有更多的服装品牌入驻。吃这方面最是关键,生活条件提高后人们的要求不仅仅是吃饱那么简单了,食物的营养和口味都需要跟得上,这两年人们或许还追求大鱼大肉,越往后蔬菜的地位就会越高了。

住的方面也在刘一鸣心里有个计划,本来计划在盐城做的的房地产项目,他要做到最小的利润去出售,让利于人民群众。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最后也只能妥协。价格既然控制不了那就在质量上做文章,要保证自家的房产项目的质量做到全国之最,反正再怎么干卖了房都有得赚,自己又没有资金上的压力,盖楼的成本也就少了许多。

至于行.....修路吧,这就不能自个干了,装逼太过的话是会被人嫉恨的。只要修路就可以捐钱,但不能全出,这事还需要政府牵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