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根据地的迅猛发展(2 / 2)
得到了空前的共鸣!
而北平二十九军宋哲元,则是明升暗降,调任第三战区副总司令,二十九军由张自忠将军接任。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叫嚣三个月打败中国。但是,经过平津一战,和涿鹿之战的胜利。
国民党军队战斗热情空前高涨,双方战事迅速进入焦灼状态。
8月底,红军正式宣布接受南京指挥,改组为第八军,又称八路军。
不过不同于原时空的是,我军除了获得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以外。基于冀北抗日独立纵队被单独改编为八路军130师,安大争被授予中将师长。
消息传回根据地,整个根据地彻底沸腾了。
他们冀北抗日独立纵队,虽然说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支共产党抗日队伍,但是一直没有被授予正式的番号。
没想到在全军改编之际,居然单独授予了一个师的编制。
这天降的好事,别说安大争了,就是总部首长他们都没有想到啊!
老总甚至以为那位是不是变了性子,不然实在无法解释一向抠抠搜搜的他为什么会突然如此大方。而且还给了一个中将的军衔,要知道,他也才是一个上将罢了,还只是一个中将加上将衔。
而横刀立马的那位大将军,也只不过是中将。
而一个后起之秀的纵队司令员,居然破天荒的被封中将,老总认为,除非他脑子抽了,否则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而安大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只是笑了笑。
个中原因,恐怕和那天晚上在华清池的后山一叙脱不了干系。
看来,那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而同样的,他也知道,八路军总部也绝对不会任由他独掌一师。
毕竟自己资历太浅薄了一些。
因此,他主动发电报要求总部派人接管改组后的第130师。这态度让几位倍感欣慰。
9月,日军调集大军再次向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加上各地汉奸卖国贼的纷纷响应。二十九军被迫撤离到中条山继续抗日。
同时,日军从青岛登陆山东,韩复渠望风而逃。
孙连仲部署在冀鲁豫边界的部队三面受敌,被迫收缩防线。
至此,整个华北除少部分区域外,尽皆落入敌手。
而我冀北根据地,在二十九军撤离时,趁机接收蔚县,下花园,涿鹿,怀远,涞源五县县城。成为一颗钉子死死的钉在敌人的心脏上面。
而第二战场西北战场上,做惯了生意的阎老西,节节败退,丢失了山西大部分区域。就连太原都被日军轻易攻陷。
而我军则是在平型关伏击重组的日军第5师团,取得空前胜利。
号称平型关大捷。
同月,大将军苏玉,奉命进驻太行山接手130师,正式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辖管冀察晋边区的抗战事宜。
而原冀北抗日独立纵队内部改编为新编106旅,安大争任旅长,赵登禹任副旅长兼新6团团长,博将军任参谋长兼133团团长,杨思云任政委兼党支部书记。
新编106旅下辖六个步兵团,一个空军团(原空军大队和防空大队),一个炮团,一个装甲营,一个特务营(原特种大队),一个骑兵营,一个警卫营,一个辎重营。
总兵力约人。但是,现在兵员空缺比较大,现在可战之兵只有八千余人。缺口将近一半。
当苏玉到达冀北根据地的时候,饶是他听陈更将军说过,他安大争财大气粗,这次他捡了大便宜了,也被吓了一跳。
这哪里是一个财大气粗能概括的?
当初陈更带领着被改编的红二十四军到陕北会合时,那阵仗可是羡慕坏了所有人。
别人都是苦哈哈的一步一步走过去会师的,唯独他陈更,可谓是半机械化部队,大张旗鼓的横冲直撞就开进了陕北,一路上愣是没人敢拦着。
想想当时的场面,
数十辆坦克开道,后边还有几十辆大卡车牵引着几十门超过120毫米口径重炮。战士们耀武扬威的坐在坦克上或者卡车上,还有骑兵随行。
而武器装备更是清一色的全自动步枪,轻重机枪上百挺,迫击炮,掷弹筒甚至普及到排一级别。
还有与众不同的迷彩色军服。精神饱满,健壮有力的战士。
跟面无菜色,全身破破烂烂的其他战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现在,安大争的106旅,比之当初的红二十四军还要有过之而不及啊!
不光有坦克,大炮,居然连的飞机,高射机枪都有。
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一场血战,每个战士身上都带着慑人的血气,看上去就杀气腾腾。
除此之外,还有旅属战地医院,战俘营,兵工厂,被服厂,养马场,养猪场,石灰厂,染厂,矿场,卷烟厂等非战斗序列。
让苏玉恨不得抱着安大争狠狠的亲两口。
有了这些精兵强将和经济实力的支撑,他苏玉有绝对的信心在短时间内拉出一支超过3万人的队伍出来。
让他太行山根据地成为仅次于陕北根据地的最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