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调任水泥坊(2 / 2)
不仅要接触底层百姓还要不时和一些世家打交道,干的活又多又累还不讨好。
想他堂堂宗室皇子,现在竟然沦落到和一些下九流的打交道了,这不仅是他尊严的伤害,也是对他道心的打击。
他刚去几个月就被上了一课又一课,被狠狠扒了一层皮,整个人都瘦了。
果然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他每一天每一秒都无比怀念曾经在宗正寺的日子,甚至以前在兰陵那压抑不得志的日子他都觉得悠闲又有趣了。
果然没有对比就不会满足。
看到自家哥哥这样,昌平既心疼又内疚。
她觉得自家哥哥会这样全都是受了自己的连累,因此十分懊恼,心里发誓势必要将哥哥重新捞起来,不说回到宗正寺那尊贵又悠闲的肥差,只要能摆脱顺天府,去哪都行。
于是这段时间昌平很忙,在家的时候会将家中的婢女指挥的团团转,不是要给赵小山裁制衣服就是张罗饭菜,甚至还在府里专门盖了一座牛圈,用来安放大黑牛。
若是不在家的话就是出门搞外交去了。
按理说她怀着个肚子,正应该在家里好好养胎,尤其是他胎相不好,太医都叮嘱她了让她最好静养。
可是她哥哥一天每调走她就没法静下心来养胎,每天坐立难安的,不做点什么总觉得对不起哥哥。
于是等过了三个月,肚子里的胎坐稳了,昌平便开始频繁的走动了,不是今天参加这家的花会就是去那家喝茶的。
赵小山看她这疯狂劲,生怕她有所闪失,劝她量力而行。
人家周彻都说了只是给她哥哥一点教训,过段时间自然就将他调走了,兰县侯再不济也是宗室子弟,没道理一直受打压。
再说了,当初是周彻亲自下的旨,你就算再难也要忍一段时间啊,不说一年两年吧,至少半年也行吧,不至于让周彻朝令夕改不好看。
现在可好,全京城的都知道昌平像个上蹿下跳的猴子似的给她哥哥专营,这不仅让她哥哥兰县侯难堪,赵小山的脸上也挂不住。
赵小山劝也劝了,昌平别的事都能答应的好好的,就这件事,怎么说都不好使。
最后到底出事了,一次外交回来的路上马车颠簸了一下,昌平的肚子又闪了一下,当时
赵小山当时听闻这件事时气的都哆嗦了。
还好太医及时赶到,对昌平又是扎针又是喂药的,好不容易将这胎保住了。
这年龄的卜太医前后忙活了两个时辰,最后走的时候恨恨的说:“若是公主实在不想要这一胎,完全可以直接喝落胎药,何必折腾这些个事。”
言外之意,这是最后一次,以后昌平再折腾,这个孩子是绝对保不住了。
昌平一阵后怕,醒来后果断认错,和赵小山保证以后就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真的再也不折腾了。
赵小山知道她就口头上这么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该各做作了。
没办法,赵小山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昌平的身子,不得不提了一大堆礼物扣响了淮安王府的大门。
几天后,兰县侯如愿从顺天府调回宗正寺。
只不过原来那些油水厚的好位置早就没了,回去了也只能在角落里坐冷板凳,每天刷卡喝茶混日子。
昌平对此虽然不满,但还是忍痛忍了下来。
不管怎样,只要不是顺天府就行,宗正寺再如何也是管理宗室的,看起来清贵。
等以后她生了这个孩子,趁着赵小山高兴,再好好求求他,哥哥也不是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的。
不管昌平的算盘打的响不响,赵小山总算不用再操心她了。
水泥坊果然是个好地方,这里人事简单,事少,油水还足。
他们作坊生产的水泥明面上规定只能用来军用和官用,但架不住京城手眼通天的人多啊,他们也都知道这是好东西,尤其是用水泥盖的房子修的路,那叫一个结实,可比之前的泥沙强太多了。
于是乎,水泥坊除了官用外还偶尔接点私活,所得的钱大家分了。
赵小山作为主事,自然分的多。
于是,到了水泥坊不到一个月,赵小山的小钱包又一次鼓了起来。
每天晚上赵小山都会在自家书房待一会,因为书房里除了他别人进不来,这是他的独处时光,他可以肆意的将小钱钱倒出来,认真的数一数,体会一下有钱人的赶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