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偶遇旧识(2 / 2)
几天之后这家单位果然按期来了,我投出简历后对方几乎没有多少考虑和犹豫,顺顺利利的就签约了,因为我符合他们招聘的所有条件。
刘思宇跟我专业不一样,不在对方的招聘计划内,但那时候他的身份是我的男朋友,我说:“我们要在一起。”
招聘负责人看了刘思宇的简历没有说话,之后问了他一个很冷僻的问题,他没有回答出来。就这样将他pass了,这也成了我们分开的直接原因。我原本就没有真正地爱上他,怎么可能勉强带着一个不爱且没有工作的男生一起去那么远的前途未卜的地方?即便后来他在家乡找了一个工作,可没有爱的异地恋怎么维持,以后有什么结局?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一次工作的分属不同,就意味着我跟他之间彻底的结束了。
生活就是这样,给与你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会夺走你的另一些东西,从来也不会慷慨地让你兼而有之。
我就这样当上了老师,这是命运的大手在背后特意的安排。
至于说,姚海燕是怎么当上老师的,我对这个问题兴趣不大。眼下我最想了解的是,她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她工作的模式跟我一样不?
姚海燕的学校在深厦市,也就是王晓峰读研的那个城市。那里我去过的,还游览了很多名胜古迹,是一座很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我对那个地方的印象非常好。
我刚要问姚海燕问题,结果她却先开口了,问的也正是我想问的。就这样,培训课变成了我们的个人访谈。
我们就行业前景与专业前途问题交换了彼此的看法,探讨了当年同届认识的同学们如今的状况,交流了行业内哪种岗位工作对个人发展更有助力的观点,达成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的一致性结论。
正当我意犹未尽,准备将思路转到课堂上来时,姚海燕话锋一转,问我:“房子买了吗?”
我说:“这是什么话,毕业都十年了,当然买了,孩子都很大了呢。”
姚春燕听了,脸上掠过一丝落寞,叹了口气说她还没结婚呢。
这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读书时她是我们隔壁班的女生,那时候到了大三基本女同学们都名花有主出双入对了,但是姚春燕还单着,她一直没找男朋友。倒不是找不着,我们是典型的女少男多的理工科专业,总共四个班,每个班基本都是男女比例一比十的格局,甚至有一个班更惨,总共六十人,只有四个女生。即便就是长得再对不起观众,找个男朋友还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想找。
我问姚春燕为什么不结,等什么呢?
她说:“嗨,还不是因为深厦的房价贵,迟迟买不下房子。”
我说:“这有什么呀,可以先结婚再买嘛,毕竟买好了房子再结婚的也是少数吧。再说这两件事情又不矛盾。”
姚春燕淡淡一笑,没有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