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九 长安二(1 / 2)
大泽的皇太子殿下,溥清,望着眼前的舅舅,陷入了沉思。
他的舅舅至今都没有成亲,早先还有人家托求父皇说亲,但是后来舅舅一直都直接拒绝了。于是,旁人谈论起来都道是长安侯杀孽太重自知没有亲缘。
而他一贯懒得与人计较的母后若是听到了这样的话,就会把人叫进宫里来,笑眯眯的问这人说是不是觉得她这个皇后跟太子是死的?长安侯如何就没有亲缘了?
久而久之,就算是舅舅一直都未曾成家,也没有人敢再说什么风言风语。
长安也问过他舅舅,为何不愿意娶亲成家呢?他彼时依旧风华超然的舅舅笑着看向他,伸手揉太子殿下的脑袋。
“舅舅有你们几个就够烦了。”
嗯,母后第二胎是双胎,又是两个男孩儿。长安小皇子期待了许久的妹妹变成了弟弟,长安很是郁闷。不过弟弟也很好就是了。
父皇说,母后生育弟弟们有些伤了身子,后头便不再生孩子了吧。于是宫里就只有他们兄弟三人了。
溥清是个非常早慧的孩子,尤其是在冉昱的教导之下,他很容易就能知道前朝的事情并且会跟舅舅一起讨论。
之前有人劝父皇再纳些妃子多生育些孩子,这位臣子被父皇严厉斥责了之后贬官外放了。后来朝中再也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了。
长安很是不能理解,看着弟弟们安静的在温书,他问躺在摇椅里,把书盖在脸上挡住窗外阳光的舅舅。
“为何他们要劝谏父皇纳妃生子?”长安问道。
舅舅的声音闷闷的从书里传出来,“人心不足蛇吞象罢了。自在久了,闲的发慌。”
长安略想一想,就明白了舅舅话里意思,不过还是问道:“舅舅,皇家的事情,就是国事吗?为何他们要说父皇子嗣稀少就是损害国本?”
“道德绑架而已。”
这个说法倒是很新奇,长安很有些兴趣,叫舅舅细说给他听。
长安侯便将太子殿下带上了城楼,身后跟着两个双胞胎弟弟。他们长得更像父皇,不过性格更像母后。
大一点的叫溥澜,弟弟叫溥澄。
小名儿...太子殿下看着撅着屁股互相拉着小手,呼哧呼哧跟着舅舅和自己后面爬城楼的弟弟们,目露同情。
自己的小名好歹是舅舅给起的,长安也算不错了,而且跟舅舅的侯爵封号一样。
然而现在,即便父皇是大泽的皇帝,舅舅是大泽的战神,而母后才是做主的那一个人。
所以溥澜溥澄一个糯米糕一个酿圆子,谁也别嘲笑谁。不过,两个弟弟圆乎乎的,倒是很符合这两个名字。
好在这两个名字只有娘亲才叫,父皇跟舅舅都叫他们澜儿或澄儿。
而日后,大泽皇帝的亲兄弟,两位王爷一个在朝中辅佐皇兄,一个跟随舅舅征战疆土,一点儿也看不出来小时候糯叽叽的样子。
现在,糯叽叽的两个小皇子看着哥哥坐在舅舅肩头,俯视了望着属于他们的国家,眼巴巴的等着舅舅抱抱自己。
长安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再坐在舅舅肩头,脸色有些涨红,不知道是害羞,还是激动的。
舅舅沉稳的声音响在耳边,“长安,看清楚了,这是你们的江山,是你们以后要守护的国土。
“而你们要做的,不是听臣子们说些什么,是要看自己必须做些什么。”
“你父皇经历了很多,才给你们创造了现在的自由,所以,你们要做些什么来把自己的自由延续下去呢?”
太子殿下目光远眺,目之所及,皆为所有。
“舅舅,我会做一个好太子,会做一个好皇帝的。”
许多年以后的溥清还能记得,他坐在舅舅的肩头,说着虽然稚嫩但坚定的誓言。
“舅舅,舅舅,抱抱我,抱抱我。”两个小团子在脚边蹦跶,急的脸都红了。
舅舅跟哥哥在说什么呀?为什么还不抱抱自己?
冉昱失笑,把长安放下来,一手一个捞起来两个团子放在肩上,“抱你们看看,能看见什么?”
糯米糕大呼,“看见了娘亲!”
酿圆子也跟着大喊,“还有父皇!”
城墙下,看着坐在冉昱肩头的两个儿子,冉嫮失笑,“又折腾阿昱。”
皇帝却笑不出来。无他,大儿子就算了,那是在舅舅臂弯里长大的。
可是两个小儿子怎么回事?分明是自己抱着长大的,怎么在哥哥的带领之下也跟舅舅这么亲?
长安领着从舅舅肩头下来的两个弟弟给上来的父皇母后行礼。少年已经成长,身量清瘦高挑,这也像舅舅。
两个弟弟却是圆滚滚的,行礼的时候小屁股撅老高,叫皇帝看了忍俊不禁。亲手扶起大儿子,又将两个小儿子抱起来,一手一个,“你们跟着哥哥瞎跑什么?”
两个米团子指着城墙外的河山,说道:“我们的。”
皇帝朗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