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372章 这两年

第372章 这两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明眼人都能轻易看出,在这场交易中,吴国公府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但王清晨作为知晓内情的人,却对这一结果表示赞同。

因为在此之前,吴国公府针对贤王府展开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连环打击,打得贤王府节节败退,甚至为此损失了好几个得力管事。

最后,还是贤王亲自出面,才使得双方达成和解。

毕竟在生意场上,不能把对手逼得太绝,否则一旦对方鱼死网破,最终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那就得不偿失了。

除了与吴国公府的商业合作,王清晨为郑良精心准备的商业版图,也在大朔范围内迅速开枝散叶。

目前,这一商业布局规模可控,收益颇为可观,从长远来看,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

“早上族长来家里找你,说是在你临走之前,要在村里摆上两桌酒席,和族人好好告个别,你看怎么样?”源冰轻声说道。

“这是应有之意。”王清晨微微点头,或许是预感到此行进京,归期遥遥,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家乡。

所以老族长才有了这样贴心的提议。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惆怅。

“那爹娘肯定开心极了。”源冰笑着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

“嗯,时间还早,我一会儿去祖坟那里再上炷香。下次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王清晨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此次离开之后,再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恐怕真的要等到很久以后了。

“太好了,又能吃席了!”小家伙年纪尚小,对吃席这件事有着超乎寻常的热衷,一听到这个消息,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你啊!”源冰一脸宠溺地伸出手,轻轻扭了扭小家伙的小鼻子,眼中满是笑意。

……

和村里人正式告别之后,王清晨便带着柴家和四叔一家踏上了前往京师的路途。

“有时间多回老家看看!”王家此次离开的阵仗不小,族人们一直热情地相送到镇上,才恋恋不舍地停下脚步。

尤其是老族长和王清晨收养的一众弟子,眼中满是不舍之情。

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王清晨一行人的身影,仿佛要将这一刻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书要苦读,武要勤练,心要坚守。”王清晨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眼前的弟子们,郑重地说出了这句话。

也不管他们年纪尚小,是否能够完全听懂其中的深意,这算是他离开之前,对弟子们最后的叮嘱与期望。

王清晨早已安排妥当,在他离开之后,弟子们的课业将由郑良雇佣的夫子代为教授。

不过,这些课程并非是为了科举考试而设置,而是专门为了培养商业人才而准备的。

在他目前的商业布局中,这样的专业人才正是最为紧缺的。

至于为什么不带上这些年幼的弟子一同前往京师,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年纪实在太小,现在带在身边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反而可能会因为照顾他们而分心。

另一方面,此次出行车队规模有限,如果带上这么多孩子,实在太过显眼,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五哥,我们还要多久才能到啊!”问话的是四叔最小的儿子王清缘,今年七岁有余,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堪称一个小学霸。

如今,他已经开始熟练地背诵《论语》了。

而且这孩子十分有灵性,如果将来立志于科举之路,说不定真能取得一番不错的成就。

不像王清雉和王清俊兄弟俩,如今性格越发像四叔,一半圆滑,一半老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王清晨之间,也不像小时候那般亲近了,相处起来,总感觉有一种陌生的疏离感。

“明日就差不多了!”王清晨耐心地回答。

因为此行带着众多家眷,而且时间相对充足,所以他并没有刻意催促赶路。

一路上,他们几乎都选择在村镇留宿,这样众人也不至于因为长途跋涉而过于疲乏,能够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

“京师真的有好多好吃的吗?”小家伙一脸好奇地问道,显然是之前瑾哥儿向他显摆过京师的美食,这才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当然了,肯定比村子里多很多。我都吃过,虽然我不记得了。”说起这个,小家伙一下子来了精神,虽然他根本不记得自己吃过哪些京师的美食,但还是煞有其事地说道。

“你做梦呢?你去的时候还没断奶呢!”源冰忍不住笑着打断了小家伙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你现在还没断呢!”王清缘调皮地补了一句,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我我……我已经不喝了!”小家伙有些窘迫,无力地辩解道。

“前几天你还抱着罐子喝羊奶呢!”源冰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

那罐羊奶还是从村里离开的时候特意备着的,就怕小家伙嘴馋哭闹,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大家打趣的话题。

“早都没了。”小家伙小声嘟囔着。

……

“少爷,这是最后一处落脚点了,明日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到达京师。”拖拖早已对行程路线做了详细的规划。

这三年来,他为了传递消息,不知道在这条路上往返了多少遍,每一处驿站、每一个村镇,都再熟悉不过了。

“嗯,把马车都解了吧!我去和师父他们说两句话。”王清晨点了点头,此地乃是京师南出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非常适合进行修整。

“师父,明日便能入京,不如和弟子住一块好了?这样弟子也能时时向您请教医术,精进自己的技艺。”王清晨走到柴胡面前,诚恳地说道。

此行途中,柴胡坚持不和他住在一处,这让王清晨感到十分苦恼。

“不必如此,这两年你那愚兄在京师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哪有父亲不与儿子同居的道理?”柴胡摆了摆手,神色间透着坚定。

在这个时代,家族亲情观念极为浓厚,如果真让柴胡住在侯府,与王清晨同住,恐怕不仅柴胡本人会遭受他人的责骂,整个柴家上下都会觉得抬不起头来。

“那不如就住在弟子宅子旁边如何?正好临街有门市,可以将济春堂再开起来。”王清晨早就选好了合适的地址,满心期待着师父能够答应。

然而,柴胡却坚决不肯接受。这也是他们师徒二人相识以来,难得出现的意见相悖的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