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2 / 2)
就上大学以后认识的人里面,也就我和曹麟良还有于家兄妹的名字正常一点。
贾导演跟我说明了一下真人秀的大概内容。
是以X二代大学生为主题进行半个月每天24小时全程拍摄,节目名称叫做《15天的朋友》,拍摄期间不能回家,要住在节目组提供的酒店。
他们邀请的人里面还有乔伊桥。
如果不是演出费非常高,我大概率会拒绝这件事。
……这节目组简直就是搞事情,明知道外面都在传我抢了乔伊桥的角色,现在他的粉丝又堵我校门口,还安排我们俩一起出演真人秀,这不明摆着让我成为键盘侠们的靶子吗?
“说真的,老陆,你说你要推荐给我一个人选的时候我根本没当回事,还让其他助理继续帮我寻觅人选呢。”贾导演对陆导演笑了笑。
“不是你说凑不齐8个人,让我帮你找一个吗?”陆导演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菜上。
我觉得要是继续这么聊下去,贾导演大概什么都吃不到,都被陆导演一个人吃光了。
“以前你给我推荐那几个演技好是好,但都太老实没有综艺性,这次万万没想到你推荐给我一个‘主角’,收视率感觉有保障了。”
又是主角吗?
他们对于主角的定义是有话题性?还要富有幽默感?
“是吧,我看到这孩子第一眼就觉得很有主角相。”
“谢谢你啊,这一次可以让编剧多设计一些他与乔伊桥的冲突,反正这年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很多。”
综艺真人秀节目还可以按照剧本走剧情?
这要是节目组里面有个孤儿剪辑,哪怕剧本剧情曲折离奇与不停反转,我也一定会被各种喷。
“你是打算设计一段他们俩为了表演艺术大吵一架的剧情?”
“我都给他做好定位了,他就走‘软弱的天才’路线,而乔伊桥是‘固执的努力家’路线,这样冲突看点会很有意思。”
听到软弱这词,我整个人变得都不怎么好了,不用想都知道,肯定让我在真人秀节目里大哭一场。
“嗯,努力家最害怕见到的就是努力的天才,利用好这一点,如果这段剧情反响强烈,说不定能改编成电影题材。”陆导演说完话又吃了一大口肉。
在他们的眼中我是天才吗?这未免也太抬举我了。
总觉得天才这词距离我非常遥远,我并非那些付出很少努力就能得到极大回报的人,就京剧而言,我也和许多普普通通的京剧演员一样,都是每天每天不停在练习,即使这样努力的我仍然不是最优秀的存在。
或许是我过度理解了,很可能仅仅是真人秀节目里需要这样一个人设,就和很多偶像的人设定位一样。
《15天的朋友》需要一个以下克上给前辈足够威胁的人。
在他们聊过我与乔伊桥的话题之后,他们就在谈一些我听不懂的人和事,由于找不到可以加入他们聊天的点,我也只能低头玩手机打发时间,也在这个瞬间那熟悉的金色光芒再一次从窗外照射进来。
等等,窗外?!
这一次,我看到金色的问号出现在悬空于大厦外面擦玻璃的清洁工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