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1 / 2)
六郎辞了重阳后,出了宫门已经是申时末刻,这时辰光说傍晚不到傍晚,说饭时不到饭时。六郎不想马上回府,独自一人沿着去金水河畔的小路踽踽而行。此时不是汛期,金河水流得极缓,远望平明如镜,近看清澈见底,不远处歌楼插立如林,院挨院楼接楼几乎是连绵不断,岸边一排溜儿合抱粗的垂杨柳掩映如烟。站在这样的景致里,真好像天地混茫成一片,只留下了他独自一个。“珺儿她现在怎么样了,如果她真能忘了我,对她而言倒也是一桩幸事,只是我真能忘了她吗?”六郎倏地想起了郡主,“她此刻正在倚窗垂泪,还是在诅天咒地的怨自己没有良心?”六郎想着想着,已不觉已眼前一片模糊,河流波波仿佛在倒涌,堤岸在无声地向河中推进……他已经完全忘神了。不知过了多久,六郎自失地一笑转回身,沿着长堤蹈蹈留连,直到天色擦黑,看岸上袅袅升起炊烟,才踅身回无佞府而来。
刚到府门口,六郎便就看见四郎急急的向外眺望。看到六郎后,四郎一个箭步冲了出来,抓住六郎的手说:“六弟,你去哪里了?明日我们出征,娘备下了水酒,就等你一个人了。快跟我来。” 六郎也不想多解释,跟着四郎错前错后而行,
此刻无佞府正厅里厅外点了几十枝蜡烛,到处通明彻亮。杨继业,赛花,各位少爷少夫人和八姐延琪依辈份大小端坐在一个大圆桌前。远远地见四郎和六郎匆匆而来,五郎轻轻的碰了碰一旁的三郎,挤了挤眼睛说:“看,咱家的驸马爷来了。”
三郎看了一眼父亲后,嘘了他一声,做了一个别说话的手势,五郎却似依然心有不甘,小声说,“我觉得吧,咱的四哥也算是美男子,如果没有成亲,倒是可以勉为其难的娶了公主,为六弟解围。是吧。。。”五郎还想说什么,只见杨继业瞪了自己一眼,喝到:“延德。”言语虽不是厉声厉色,五郎却已吓得不敢再说下去了。
大娘见四郎和六郎说话间已经到了厅门口,忙起身迎接说:“两位叔叔快进来,大家都在等你们呢,今天是家宴,一个外人没有的,你们兄弟今天要好好喝上几杯。六弟你看,今天娘特地吩咐做了你最喜欢的清蒸黄河鲤鱼呢。” 六郎勉强笑笑,说了声有劳了,然后一辑入席。说是合家团聚,畅怀吃酒,不拘礼节,可是但因为六郎的缘故,今天这桌酒席却吃得冷清,尴尬。大家谁也不说话,胡乱扒了几口都说“饱了”。
杨家兄弟武将家风,从来不讲繁复规矩的,看着本来应该红烛高烧,清酒盈樽,众人说笑热闹的家宴却如此寂静,杨继业心里叹了一口气,端起一个酒杯,说:“孩子们,这次出征,是我杨家为先锋,也是我杨家归顺以来第一仗。出兵放马,最讲究的就是行伍纪律,阵前无父子,我想你们也都明白。若想做到阵前一呼,千军齐发,是靠平日里的威望培育出来的。你们都不是第一次出兵,今天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来,我们一起喝了这杯。”
“爹,我不懂!”杨家兄弟少夫人们刚刚举杯,就见七郎延嗣‘噌’的站了起来,大声说:“爹,这次出征为什么不让我去?”
“是呀,爹,为什么不让我和七哥去?我又不是延琪,干嘛老让我待在府里?我也想和爹爹哥哥们一起放马出兵。”八郎延顺也不服气的挺身而出。
“老七,老八,你们两个还小呢,再等两年也不迟。”赛花见七郎八郎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目光柔和的宽慰道:“你们急切请缨,这是好的。不过事情还不至于急到这份儿上。”
“娘,我不小了,我都快十六岁和六哥一般高了。”七郎急的蹦了出来,“上一次校场比武,高怀德老将军还夸我呢。爹,娘,您就叫我去吧!”
“爹,我也想和哥哥们一起去。不然我天天在府里练功习武是为了什么?”八姐总是看哥哥们跨马持枪,早就心痒难耐,于是也插口说道
“延琪,你就别凑这个热闹了。”三郎懒洋洋的给自己夹了一粒花生,嘎巴咬碎后,笑着说:“大宋的男人又没有死光,什么时候轮的上你们女孩子去打仗的?”
“哼!”延琪撅起了嘴,不高兴的把脸转到了一边。
“三哥,你别逗延琪了。”四郎笑了笑,扭过脸对八姐说:“延琪,等我们打完这一仗,我带你去校场。不过战场上厮杀,不是在咱家花园和哥哥们比武,那可是真刀真枪,你不害怕?”
“我不怕!”延琪一听四郎要带她去校场,兴奋地脱口而出。
“小丫头,只会吹牛。真的到了战场上只怕吓得直喊娘亲也不一定。”三郎不屑的一仰脸,又捉起箸挟一块牛肉便填了嘴里。
七郎见父亲依然没有同意自己和哥哥们一起出征,哥哥们又是只顾着和延琪说话,于是更加着急了,好容易见了话缝儿,忙道:“爹,您到底让不让我去。”
“不行。”杨继业想都没有想,斩钉截铁的说:“你和延顺这次都不能去。你娘说的不错,你们年纪还小,还需要多历炼,”
“爹!”一听这话,七郎和八郎急得手心里都是汗,七郎更是眼睛睁得象铜铃一般,挺着胸脯大声说:“爹,您可以随便让一位哥哥和我比试,如果我输了,我三年不再提从军的事情。”
杨继业没有理会七郎的话,却转脸对身边的赛花说:“夫人,我走后,这三个孩子就交给你了。还有墨霞。。。”“你就放心吧,老爷。他们虽然淘气了些,但是还是听话的。我看墨霞也就是这几天的功夫。如果老天保佑,咱家就多了一个小九了。”赛花一边给杨继业倒茶,一边笑着宽慰他道。
“那就好。”杨继业不再多说什么,环顾了一下众人说道:“刚才你们都说吃饱了,那就早点回去歇息吧。记住,这是我杨家归顺以来第一仗,而且我们是先锋,所以只能赢,不能输。明早辰时一刻,我在厅里等你们。”说完不转身离席。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七郎和八郎对视了一眼,心里明白父亲已经做了决定的事情,是绝无更改的可能,虽有万般不情愿,也只能作罢。
第二天一大早,杨家父子穿戴整齐后,别了家人一起来到皇城东门口。因这次出征整整准备了两年,又是北汉归降后第一次北伐,因此办得十分隆重。辰时末刻刚过,赵光义便率领文臣武将准备亲自送杨继业大军出城。到巳正时牌,便听东西鼓楼钟鼓齐鸣,乐声大作,鞭炮声更是密得不分个儿。赵光义从皇城中出来的时候,更是三声大炮,撼得城墙都在簌簌抖动。这么大的动静声,硬是把从昨天傍午就晕过去的郡主惊醒过来。
整个晚上郡主都昏沉沉躺在床上,听到窗外惊天动地的炮声,郡主慢慢睁开眼来,朦朦胧胧听得细碎的脚步声,似乎有人轻脚轻手的走了进来,只是自己依然眩晕难忍,一时便听人小声问话:“棠儿姐姐,郡主她醒了吗?潘龙将军派人送东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