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王者荣耀之统一 > 第二十六章 回归

第二十六章 回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申杰道:子民皆小户之家,那有马匹?家下有磨面驴儿,收拾鞍辔,大王暂借此行,小人亲随伏侍。文王大悦,离了金鸡岭,过了首阳山,一路上晓行夜宿。时借深秋天气,只见金风飒飒,枫林翠色;景物虽是堪观,怎奈寒乌悲风,蛩声惨切。况西伯早是久离故乡,睹此一片景色,心中如何安泰?恨不得一时就到西岐,与母子夫妻相会,以慰愁怀。按下文王在路不表。

且说文王母太姜,在宫中思想西伯,忽然风过叁阵,竟带吼声;太姜命侍儿焚香,取金钱演先天数,早知西伯某日某时已至西岐。太姜大喜,忙传令百官众世子往西岐接驾。众文武与各位公子无不欢喜。

文王同申杰往西岐来,行了许多路径,依然又见故园。文王不觉心中凄然,想昔日朝歌之时,遭此大难,不意今日回归,已是七载,青山依旧,人面已非。

正嗟叹间,只见两杆红招展,大炮一声,拥出一队人马。文王大喜道:此乃众文武来迎孤的。只见大将军南宫、上大夫散宜生,引了四贤俊。

叁十六杰,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公、尹公、伏于道傍,次子姬发近前拜伏驴前道:父王羁縻异国,时月屡更,为人子不能分忧代患,诚天地间之罪人,望父王宽恕。今复观慈颜,不胜欣慰。

文王见性子众文武不觉泪下:孤想今日心中不胜凄然,孤巳无家而有家,无国而有国,无臣而有臣,无子而有子。陷身七载,羁囚里,自甘老死。今幸得见天日,与尔等复能完聚,睹此反觉凄然。

大夫散宜生启道:今主公归国,更修德政,育养生民,俟时而动,安知今日之里,非昔时之夏台乎?

文王曰:大夫之言,岂是为孤之言,亦非臣下事上之理。昌有罪当诛,蒙圣恩而不杀,虽七载之因,亦天子浩荡洪恩。今赦孤归国,复荷优偿,进爵加封;赐黄钺白旄,得专征伐,此何等殊恩,当克尽臣节,此生决不敢萌二心。何得以夏台相比?大夫忽发此言,岂昌之所望哉?此後慎勿复言也。

诸臣悦服。姬发近前请父王更衣乘辇,文王依其言:换了王服乘辇,命申杰随进西岐。申杰一时不敢相信,心中大喜。

一路上欢声拥道,乐奏笙簧,户户焚香,家家结彩。文王端坐銮舆,两边的执事成行,幢蔽日,只见众民大叫道:七年远隔,未睹天颜,今大王归国;万民瞻仰,欲亲睹天颜,愚民欣慰。文王听见众民如此,方骑逍遥马。众民声大振道:今日西岐有主矣。人人欢悦,各各倾心。

文王方出小山口,见两傍边文武九十子相随,独不见长子邑考,因想其剁尸之苦,里自啖子肉,不觉心中大痛,泪如雨下。

大叫一声:痛杀我也。跌下逍遥马来,面如白纸;慌坏世子并文武诸人,急忙扶起,拥在怀中,连取茶汤连灌数口,只见文王十二重楼中一声响,吐出一块肉羹。那肉饼就地上一滚,生出四足,长上两耳,望西跑去了,连吐叁次叁个兔儿走了。

众臣扶起文王,乘銮舆至西岐城,进端门至大殿。公子姬发扶文王入後宫调理汤药,也非一日,文王之恙已愈。那日升殿,文武百官上殿朝贺毕,文王宣上大夫散宜生。

宜生拜伏于地。文王道:孤朝天子算有七年之厄,不料长子邑考为孤遭戮;此乃天数,荷蒙圣恩特赦归国,加位文王,又命夸官叁日,深感镇国武成王大德,送铜符五道,放孤出关。

不期殷、雷二将奉旨追龚,我一路拌做邋遢老头,躲躲藏藏吃尽苦头,侥幸出了五关,肚腹空空,行至申杰店中;感申杰以驴儿送孤,一路扶持,命官重赏,使申杰回家。

宜生跪启曰:主公德贯天下,仁布四方,叁分天下,二分归周。万民受其安康,百姓无不瞻仰,自古有云:「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自生百殃。」主公已归西士,真如龙归大海,虎复深山,自宜养时待动。况天下已反四方诸侯,而纣王肆行无道,杀妻诛子,制炮烙虿盆,醢大臣废先王之典;杀宫嫔,听妲己之所谗,播弃黎老,昵比罪人,拒谏诛忠,沉湎酒色,谓上天不足畏。谓善不足为,一意荒淫,罔有悛改,臣料朝歌不久属他人矣。

言未毕,殿西一人大呼曰:今日大王已归放土,当为公子报剁尸之恨,况今西岐雄兵四十万,战将六十员,正宜杀进五关,围住朝歌,斩费仲、妲己於市曹,废弃昏君,另立明主,以泄天下之忿。

文王听言道:说的没错,我之前也是此种想法,然而这只是一时之气,后来又想,天子乃万国之元首,纵有过,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过;父有失,子亦不敢语,况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昌因直谏於君,故囚昌於里虽有七戴之困苦,是吾愆尤,怎敢怨君?

归善於己,古语有云:「君子见难而不避,惟天命是从。」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赐文王荣归西土,孤正当早晚祈祝当今;但愿方宁息兵戈,万民安阜乐业,方是为人臣之道。从今二卿切不可逆理悖伦,遗讥万世,岂仁人君子之所言也。

南宫道:公子进宝,代父赎罪,非有谋逆,如何竟遭剁尸之惨?情法难容,故当无道以正天下,此亦万民之心也。

文王道:卿只执一时之见,此是吾子自取其死,孤临行曾对诸子文武有言:孤演先天数,算有七年之灾,切不可以一卒前来问安。候七年灾满,自然荣归。邑考不遵父训,自恃骄拗,执忠孝之大节,不知从权,又失打听,不知时务进退,自己德薄才庸,性情偏执;不顺天时,致遭此醢身之祸。孤今奉公守法,不妄为,不悖德,以尽臣节。任天子肆行狂悖,天下诸侯自有公论。何必二卿首为乱阶,自恃强梁,先取灭亡哉?

古云:「五伦之中,惟有君亲恩最重;百行之本,当存忠孝义为先。」孤既归国,当以化行俗美为先,民丰物阜为务,则百姓自受安康,孤与卿等共享太平;耳不闻兵戈之声,眼不见征伐之事,身不受鞍马之劳,心不悬胜败之扰。但愿叁军,身无披甲胄之苦,民不受惊慌之灾,即此是福,即此是乐;又何必劳民伤财,糜烂其民,然後以为功哉。

南宫、散宜生听文王之训,顿首叩谢。文王道:孤思西北正南欲造一台,名叫:「灵台。」孤恐上木之工,非诸侯所宜,劳伤百姓。然造此灵台,可以观灾祥之兆。

散宜生奏道:大王造此灵台,既为观灾祥而设,乃为西土之民,非为游观之乐,何为劳民哉?况主公仁爱,功及昆虫草木,万姓无不衔恩。若大王出示万民自然乐从。若大王不轻用民力,仍给工银二钱,任民自便,随具所欲,不去强他,这也无害于事。况又是为西士人民观灾祥之故,民何不乐为?

文王大喜:大夫此言方合孤意。随出示张挂各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