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1 / 2)
看着眼前拿着手绢擦拭如玉衣服的红姑娘,黍黎觉得此女定非简单人物。事情怎么会这么凑巧?有了方才她把如玉推到太子怀中那事,不难联想到现在这酒壶又倒在如玉衣服上,是她故意弄出来的。
“那就只好麻烦太子带如玉过去换一下了!”红姑娘直截了当地同太子说道。
果然这红姑娘心思不简单。方才陆简席说的是让太子命人拿一件合身的新衣给如玉小姐换上,到了她嘴里立马就变成让太子带如玉过去。这目的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撮合太子和如玉。
红姑娘都这样说了,要是太子拒绝送如玉过去,不但没有给红姑娘留一点情面,连带着如玉脸上也过不去。
“黍黎,你方才不是说要问我借那灵璧砚吗?正好,你同我一块去吧!”太子也瞧出红姑娘的目的,对黍黎说道。
黍黎听了这话,顿时感到汗颜。你说他找什么借口不好,非要说她想借砚台一用。熟悉的人都知道她赵黍黎玩的什么都会,偏偏笔墨纸砚这类的东西碰都不会碰。
这话说的不就是故意让别人都晓得太子是故意拉一个人去的吗?
黍黎想着今晚自己被太子拉去垫背了两次,太子无论如何也该好好谢谢自己才对。
既然他都说自己是要去借他的灵璧砚,那自己就把那东西借过来好了,至于什么时候还,看她心情。
就这么打定了主意,黍黎装作突然想起的样子:“是了!差点把这事给忘了!那就先谢过太子殿下。”
太子带着黍黎和如玉来到东庆宫,好在东庆宫离元和殿也不是很远,没过多久便到了。一看到太子殿下来了,东庆宫的小太监和小宫女纷纷给太子行礼。
三人走到内殿,便有小太监上来端茶递水。
“给如玉姑娘拿一套合身的衣服换一下。”太子对着他的贴身小太监吩咐道。
“如玉姑娘,请随小的来。”小太监客客气气地对如玉说道。
如玉抬眸偷偷地看了眼太子,微微启了一下唇,似乎有什么话想同太子说。可看到太子冷冰冰地站着,连一点注意都没有分散到她身上。抿了抿唇,同小太监说道:“那有劳公公了。”
“如玉姑娘跟我客气什么,这是小的应该做的。”
那边如玉跟着小太监去了厢房,这边就剩下黍黎和太子相看无言地站着。
黍黎看着太子一动不动地站着,似乎没有要将方才他口中的灵璧砚借给她,于是她试探地问了一句:“太子殿下,方才你说的那个灵璧砚,是在何处?”
太子听了这话,好笑地说道:“怎么,你真想借那灵璧砚?”
废话,来都来了,总不能白白跑这一趟腿吧?总得捞一点东西回去。
“瞧你说的。等到如玉小姐换好衣裳,我们总得回去,总不能让我空手回去吧?这怕是一下就被他们看穿了。你说是不是?”这话要往要点处说。
“你倒是想得周到!”太子扬了扬嘴角,“跟我来吧!”
黍黎跟在太子后头,兜兜转转地走了好几个游廊,才在一间房前停下。此处颇为幽静,房前的庭院里栽满了芍药,花姿绰约,烂漫娇艳,给这庄严肃穆的宫殿增添了几许生动。
黍黎抬头一看,门前的匾额上笔走龙蛇地题着“逐芍阁”三个大字。看那笔劲,应当是太子自己题写的。
推门进去,房当中摆着一张桌案,案上叠了不少典籍,典籍一旁则是依次放着笔、墨、纸、砚。
这用物不必说,自然是极好的。桌案后的墙上则是挂满了各代书法名人的名帖。房内还有一扇门隔着,里面应当是供太子休息时用的床榻。
“你要的灵璧砚便在这。”太子走到案前,拿起一块砚台说道。
这类东西黍黎不在行,但瞧那砚台通体碧玉,浑然天成,定是个值钱的宝贝。
一瞧太子伸手将砚台递了过来,黍黎忙将那事物接到了怀中。
“这东西你放好,过几天我还是要拿回来的。”太子瞧见黍黎两眼放光,心里定是打了什么馊主意,忙将这念头给她掐掉。
“太子的东西我定是会好好保管的。”黍黎紧了紧怀中的事物,脸带谄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