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2)
黍黎心里藏了事,但这事只能憋在心里。
过了三日,便到了五公主重新成亲之日。黍黎看着五公主穿上那大红嫁衣,盖着喜气的盖头,莲步款款地走向喜轿,心里想起了那日房内响起的声音,顿觉这五公主也不是什么善类。
这次成亲倒是顺利,没有谁半路阻止。大堂内的一对新人在拜天地,底下一众在看着热闹。黍黎看着在场大臣在不停地贺喜,怕是心里在怎么嘲笑这场闹剧也不知道。
安岐国来和亲的五公主就这么嫁给了北列国患有腿疾的三皇子,倒也成了一段佳话。
二人成婚不久后,北列皇帝感念二皇子身子不适,将他在朝中的职务一并撤了,只让他在家好好养病。淑妃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失宠,被撤去淑妃的名衔,打入冷宫。
而这空置的权利和职务北列皇帝并没有转交给三皇子或者是五皇子。朝中一时举棋不定,不知皇上意属何人。
黍黎怎么都觉得这身在其中的二皇子有点可怜。他只不过是喜欢上了一个同自己母妃长得一样的女子,便落得了这么个下场。
果然身在宫中,每走错一步,前面都有可能是深渊。
黍黎想这亲都结了好几日,他们也是时候回安岐国了。没想到这日下午好久没来找他们的纪安之出现在客栈,一看到黍黎,便冲她笑嘻嘻地说道:“黍黎,听说你们要走了。”
黍黎想着自己也吃了他不少的亏,没好气地说道:“是啊,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
“看在我们相识的份上,今晚我请你们吃顿饭,也算是给你们践行。”
“不必了,这家客栈的菜挺好吃的。”
“你是怕我像上次一样迷晕你吗?”说完,纪安之还不忘朝黍黎做一个醉倒的动作。
“你说谁怕啊?”看到纪安之那个动作,黍黎又想起了当日之事。
“既然不怕,那就来吃一顿。我现在可不会对你们干这种事。”似乎怕黍黎不相信,又重重地加了一句,“我发誓。”
怎么古代人动不动就发誓,难道真的会天打雷劈吗?
“既然要请,那便请你们这顶好吃的。”
“那是自然。”纪安之立马答道。
当天晚上,纪安之便请了黍黎一行人到当地最大的酒楼吃饭。不知道纪安之和太子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席间纪安之对太子倒是热情得很。黍黎只管吃自己的。
一顿饭下来,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饭后,纪安之还贴心地派侍卫送他们回客栈。
这纪安之打的是什么主意?竟然这么好心。黍黎想不通。
到了第二日,赵丞相便带着众人向北列皇帝辞行。北列皇帝自知此次和亲他们北列国做得有失体面,临行前送了赵丞相很多重礼。黍黎一行人便带着好几车重礼启程回安岐国。
黍黎被闷了这几天,哪还坐得住,死也不愿意坐在车厢里面,宁愿顶着日头也要和赶车的人坐在马车外。赵丞相也知这几天她乖乖地呆在客栈已实属不易,这时倒也没怎么劝阻。
黍黎就这么悠哉地坐在马车外面,晃荡着双腿,看着两边的风景。她坐在外面赶着马车,倒不是她愿意顶着这日头,而是她不想坐在马车里和太子就这么干坐着。
她的丞相阿爹一直是个规规矩矩的臣子,坐在车里也不会说一些多余的话,聊一些这几日朝中发生的事,便闭嘴不说了。而太子一直是个话少的人,沉默地听着赵丞相的话,偶尔会点头回应。等到赵丞相把话说完,车厢内就安静了下来。只剩黍黎在那干瞪着眼不知道该看哪里,索性坐到外面,看看风景也比坐在里面要好。
马车行至下一个城镇已至傍晚,赵丞相找了一家客栈,打算今晚便在这里住一宿。
这个镇子黍黎刚刚向门口卖糖葫芦串的阿婆打听过了,今晚这儿的大财主王老爷要给他的女儿比武招亲,至于为什么是晚上举行,那阿婆也不知晓。黍黎可不管这些,她想着晚上有热闹可以瞧了。
席间吃饭的时候,黍黎随意地同赵丞相说了一句:“吃完饭我要去看那比武招亲,你们要一同去吗?”她本意是想同赵丞相交代一下,免得他不知晓她去哪了,顺便同太子客气一下。
谁知,她吃完饭出门时,太子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太子可是要去看那比武招亲?”
“既然你都说了,我便去看看那比武招亲也无妨。”说完,便先黍黎一步往前走去。
明明是自己想去,还要硬撑面子说是因为她的邀请才去的。黍黎真想把这太子拉到跟前好好说教一番,不过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这么干。
不用别人给他们指路,黍黎也晓得该往哪里走去。街道上涌满了人,全是去凑比武招亲的热闹。其中不乏是去比武的壮士。
“六儿,你也是冲着那王家小姐去的?”
“张爷您说笑了,我哪是冲着那王家小姐去的,我就是去比比武,同别人对打对打,试试自己的功夫。”
“你试试,说不定还真的娶到了那王家小姐,可有你的福享了。”
那叫六儿的男子伸手摸了一下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这我可不敢奢求。那王家小姐不说相貌,单这身家就是我这等凡夫不敢企及的。”
“这谁知道呢?到时候要真娶了这王家小姐,可别忘了我们啊!”
黍黎刚想回头看看这对说话的人,却听到旁边的太子说了一句:“估计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