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迅速收拾行李(1 / 2)
迎着风,抿了口相思烈的贾诩眯起眼睛北望,衣衫被寒风吹的猎猎作响。眼前冰封的江面,是隔在毋弗城与极寒高地冰雪城之间的最后一道天堑。因大队人马太过显眼,将星们选择传送到大江南岸,而后谋划踏冰步行过去发动偷袭。
等到夜幕低垂,充当探子的甘宁带着锦帆贼全部安全回返。众将士人衔枚、马裹蹄,井然有序的依次踏上冻住的江面,直指对岸的冰雪城。
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城池轮廓,该分兵行动了。先安排初来乍到的刘皇叔,带领关、张两位结义兄弟做最没搞头的南门佯攻。然后周瑜、贾诩二位军师,各领一路兵马作为主攻手直奔东、西城门。
深谙兵法之道的周、贾二人,在北门外使出围师必阙的战术。
这围师必阙也叫围三阙一,是心机boy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要说这位兵理之神、百世之师的千古兵家至圣,也是个悲催的苦命人。虽能仅凭三万兵马横扫天下,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但其所著之巨作,广泛应用于商业、职场、体育等等等等领域。受到古今中外多少名人、伟人,军事家、政治家追捧。这么这么有深度的一本书,有谁给过版权费没?按照规定,版权在活着的时候是一直拥有的。去世后,还享有五十年版权。孙武子死了2000多年,当然没收到过版权费了。
都好好看看,写书的苦不苦!
言归正传,这围师必阙是种心理战。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全部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路可退,为求活命必定要拼死抵抗。
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能使敌军的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举棋不定。同时也会使得敌方士卒斗志涣散,没有了鱼死网破的决心。
所以无论有没有能力全歼敌军,都要给对手留一条活路。也就是城门四个方向,围着仨打,留下其中一个给敌人逃命。此乃围师遗缺。
按计划,选中北门留下缺口并非随意而为之。而是由赵云统领所有骑兵,埋伏在城门外不远处。
子龙的埋伏非常讲究。首先是这一路地势平坦,适合骑兵作战。小赵定下在此处设伏,很方便围剿抓捕逃出来的部队。
其次,这北门外不远处有个缓坡,对于骑兵蓄力冲刺来说,这地形实在是太到位了。在不过分消耗马力的前提下,由慢到快自缓破发起冲锋,更加容易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破坏力。
战事开打,过程远比将星们预想的要顺利许多。面对黑夜中突如其来的天降神兵,对方基本没有过多的抵抗。守城士兵又不傻,这都让人悄无声息的摸到城墙根儿底下,就别死乞白赖反抗了。那不是轴,而是把送死换个说法而已。
正所谓是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有如此多三国名将的阵容配置,搞定一个城池任务还真是没什么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