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塑像背面的蹊跷(2 / 2)
“爷爷这尊塑像的尺寸一定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不然,为什么跪在这里,却完全看不见如来?”
我心里刚生出这个念头,忽而另一个念头又迫不及待地生长出来:“父亲这样做,好像是故意遮蔽住了如来!他当年磕头起身,一定是在如来身上看到了什么,不然,他为什么会处心积虑地修筑一尊爷爷的塑像?与其说是为了纪念先辈,不如说是为了遮蔽大日如来背后的秘密!”
一想到此,我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我一下子从地上跳起来,敏捷地爬上大日如来所在的神坛,站在它的身后,认真地查看着它的后背。
可是,我在它身后查看、摸索了半天,也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
我又绕到它的身前仔细查看,同样一无所获。
“看来是我想多了。”
我泄气地又钻到了它的身后,想从原地跳下去,可就在这时,我的眼睛落在了爷爷塑像的背面,便再也移不开了。
我身上的血液顷刻间沸腾了起来!
我完全没有想到,爷爷塑像的正反面之间,竟如此天差地别!
这种差别,并非体现在塑像环节,而仅在着色!
塑像的正面,色彩自然素淡,让整个塑像看起来庄重典雅。
而到了背面,却用色大胆鲜艳,甚至可以说是妖娆!
一尊端庄的先人塑像,怎么可以出现这种正反不一、明艳不同、色调完全不一致的情况!
这在一个以严谨著称的泥水匠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除非,他另有目的!
我赶紧蹲下来,凑近塑像的后背,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想仔细看个究竟。
我立刻又发现,它的后背其实并非完全是个整体,而是被色彩一分为二。
塑像的肩部以上,延续着正面素淡的色彩,而身前融为一体;而在肩部以下,则是后背独有的艳丽。
但这条色彩的分界线,边缘却并非清晰可辨。
“这分界线的边缘,怎么看起来像是水浸的痕迹?”我用手来回摩挲着那条并不算严整的分界线,心里很纳闷。
那条分界线,就如同海水涌上沙滩后,在沙滩上留下的印记,也从此划分出了陆地与大海的界线。
“这艳丽得有些刺眼的色彩,怎么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
我立刻回身看去,如来依旧披着一身与身份极其不符的色泽端坐在莲花台上。
“正是如此!这塑像背面的色彩和如来身上的完全一致。”我恍然大悟。
“莫非父亲在用色之前,先在爷爷的塑像上做了调色试验?可是,试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表现得更好吗?这试验结果在爷爷这个凡人身上都显得非常突兀,看起来明明就不合适,可为什么还要用到如来身上?”对于这一点,我非常疑惑。
“可为什么试验却只用到了肩部以下,这种自然水浸的痕迹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又意味着什么?”
由此延伸出来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紧紧缠绕住我,在我的脑子里拧成了一团乱麻。
可我一个问题都解释不了。
在大殿里待了两个小时后,我整个人都头晕脑涨,不得不离开了大殿。